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向着风奔跑——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获得者酒泉新能源公司“天车班”

水电四局 发布时间:2023-04-04 13:59:13 作者:钱茹、马玲

水电四局酒泉新能源公司天车班成立于2010年,现有职工9人,全部为女性,主要负责所属公司14台起重机的操作,承担钢板、法兰、镀锌件等材料的吊运和塔筒的吊运装车。

这个荣誉班组,从酒泉新能源公司2009年承建的甘肃瓜州干河口第五风电场50套风电塔筒“首吊”开始,先后参与了酒泉新能源公司产量从5000吨到5万吨,10万吨到20万吨的跨越,承担了单段30吨起吊到单段100吨的拔地而起,在酒泉新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将巾帼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将“她力量”变成“我们的力量”,让奋斗之花和风电之光交相辉映,绽放出幸福美好。

爱岗敬业,激发“她”力量

她们是登高吊装干“绣花活”的天车女工,用女性独有的细腻,绘就了万吨级项目的壮美诗篇。工作中的她们,技术娴熟、任劳任怨,青春年华化为多彩绽放,爱岗敬业生成青春信仰。

13年间,她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面对问题、积极解决,为众多项目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天车班组累计完成了国内外6300余套风机塔架的供应。先后参与了国内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陆上三峡”酒泉风电基地的建设;完成了世界最高海拔、西藏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超高海拔地区试验性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制作和运输;完成了水电四局首个海上风电塔筒项目——天津南港西门子歌美飒9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完成了黄河公司青海449套风电项目;承建了巴基斯坦、越南、日本等多个国际风电项目,其中日本清水海上风电塔筒制作项目是水电四局首次涉足日本本土海上风电市场,也是中国大型防台风风机首次进入日本市场。

2022年,酒泉新能源公司共承接了447套塔筒的生产制作任务,其中酒泉本部负责制作176套,当时处于生产高峰期,多个项目交叉作业。天车班组严格执行生产计划,加班加点,精准施吊,顺利完成了7.5万吨的产量工作。

在执行安北第一风电场二期(A区)200兆瓦风电项目时,50套塔筒生产,从原材料进厂到全部发货完成,工期要求两个多月。那段时间,全厂上下灯火通明,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天车上的她们,拉响了战斗的“警报”,抬勾、起吊,卸货、装车,一钩一钩、一伸一收,她们坚守在岗,没有叫苦喊累,用铿锵玫瑰的姿态和全员共同努力,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履约。

1997年出生的李晓琴是天车班组最年轻的成员,她于2019年加入天车班,刚开始是个“恐高妹子”。“刚上天车别说是操作了,就是站几分钟都会感到头晕目眩,但是我偏不信,别人干的我也能干!”为克服恐高,她给自己定下目标和计划,每天上车训练自己的“胆量”,每次撑到恶心眩晕,到了自身承受的极限时就喝一点儿水缓解紧张情绪。

上车、干呕、忍耐、下车、再上车……就这样不停地重复,很快,她便适应了高空作业。为了能够学到技术、快速成长,她下班了还不肯离开,经常跟着夜班姐妹继续学习,有时候饭还没有吃完就上车练习,每天在天车上待的时间加起来有8小时以上。凭借着勤奋和努力,李晓琴总结出了一套“眼看要准,停车要稳,起落均匀,手脚到位”的天车工操作口诀,现在的她已逐渐成了班组的骨干。

精益求精,闪耀“她风采”

每年的冬季都是酒泉新能源公司生产的高峰期,各工序作业人员采取“两班倒”的方式,用来克服多个项目穿插生产的压力,作为天车工的她们也不例外,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她们的配合。

如往常一样,天车班鲁兴红在上车前都会穿戴好劳保用品登车进行“天车体检”,“钢丝绳完好,无断丝断股”“制动器和防护保险装置完好可靠”,每一个细节她都不放过,天车设备点检看似简单,却是动车前重要的一个环节。别看她才二十来岁,安全意识却是最强的,每次登车前的点检以及设备的安全检查,她全程紧跟,从不松懈。

天车班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全员工作的核心,坚持“团结、协作、安全、奉献”的工作理念,积极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强化班前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一岗一清单”制度和安全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加强班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多年来,从几吨的光伏支架到两百余吨的风电塔筒,均实现操作零失误,为酒泉新能源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榜样。

从事天车工作,除了需要克服的高空心理紧张和高空安全风险,天车班组还要克服操作间的酷暑寒冬。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高空,不足3平方米的操作室,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天车班组刘娜、赵红芳等就在工作服口袋里装上冰块来降温,而到了冬天她们也只能多穿几层衣服来保暖。

条件艰苦,可她们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工作的要求,一年四季,酷暑严寒,年轻的她们始终坚守岗位,自觉弘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练就了一身真本领,掌握了一手好技术。

协作共进,凝聚“她力量”

没有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硬仗”,没有敲锣打鼓就能夺取的“胜仗”,天车班组成立13年以来,班组成员心朝着“同一目标”聚合,行动朝着“同一坐标”奋进,以齐整的“步调”跨过一个又一个“娄山关”和“腊子口”,为酒泉新能源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这是我的热爱,也是我为之骄傲的事业”。刘小燕作为天车班的班长,她是团队的核心人物,更是姐妹们的知心大姐姐和“师父”,她总是脸上挂满温暖的笑容,带领着8名年轻的班组成员,负责着酒泉新能源公司14台特种设备起重机的操作运行和维护保养,肩负着每个项目工序的正常运转,整个作业流水线的畅通。

多年来,刘小燕总是第一个到岗,将班组的休息室收拾得干干净净,给姐妹们打好热水;酒泉风沙大,她会提前看好天气预报,班前会上提前给大家通知到,做好作业时防风的预判;在一些特殊结构件的吊装,她总是亲力亲为,总结好吊装经验给大家传授;尤其遇到节假日,她为了照顾一些年龄小的姐妹早点下班过节,在大家都走后,一个人逐个将门机进行检查,确保确保楔铁安装到位,避免大风天气造成安全事故。她以身作则,团结带领姐妹们迎着每一缕朝阳往前奔。

从2001年“上车”的那一天起,刘小燕已经在天车岗位上度过了21个年头,也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天车。45级阶梯、20米高,这是刘小燕每天攀爬的阶梯和高度。在半空中,几十吨的塔筒在她手中如同积木,转移、搬运、装车……从刚参加工作时三峡水电站再到金安桥水电站,如今,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她常说:“我现在啊,只想多带点学生,把自己的经验积累一点点教给她们,让她们成长成才,成为酒泉新能源公司天车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只要有刘姐在,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天车班杨淑玲这样说道。杨淑玲印象最深的是两台门机将塔筒 “抬起来”,放置到指定工序上。在她看来,这样的“抬”可不简单,需要在十几米的高空,一边操作天车前进,一边控制左右摇晃的吊钩,保证不能碰到周围产品和设备的情况下,将皮带挂在钩子上,两台天车运行速度要一致、操作要一致,这样塔筒才能平稳地吊起来。对这样的工作,她用了一个比喻:“就好像骑自行车要从窄巷子里穿过一样。”多年默契的配合,杨淑玲和其他姐妹们成了最好的搭档和朋友,在这个小集体里,她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为酒泉新能源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天车班组用使命和担当、敬业和奉献在大漠戈壁演绎着“巾帼逐梦绽芳华”的动人故事,她们坚守一线、苦练本领将工作干到极致,以巾帼之姿,展电建风采新征程上,她们将继续把好“人生之舵”,高扬“奋斗之帆”为公司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