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南洋,千岛之国,“中国造”综合检测列车疾驰而过,从印尼首都雅加达驶向旅游名城万隆。
这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雅万高铁,也是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第一条高铁线路,全长142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途经4座车站。日前,这座“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重难点工程已尽数完成,正紧锣密鼓进行联调联试,向顺利通车发起最后冲锋。
回望走过的五年建设时光,中国电建水电七局笔耕不辍,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一带一路”篇章……
川军啃下“硬骨头”
2014年11月,印尼总统佐科乘坐中国高铁出席APEC峰会。高速、安全、舒适的体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印尼引进高铁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四年后,雅万高铁开工令正式下达。
2019年,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正式加入雅万高铁建设队伍。作为集团轨道建设的“王牌军”,他们此前已在国内京沪高铁、新京张高铁等积累行业先进经验,屡次捧回“火车头”奖杯。面对此次将“中国标准”带往海外的重任,“川军”义不容辞,担当其中6段路基、3座桥梁、22处四电房屋、4座隧道、箱梁预制场、轨道板预制场,以及箱梁架设及无砟轨道板铺设等管段施工任务。
初涉海外高铁建设,面前并非一路坦途。谈起建设之最难,大家不约而同提及2号隧道。
2号隧道全长1052米,最大埋深53.6米,属于浅埋隧道;它不仅地理位置特殊——紧邻既有的铁路,下穿清真寺、居民区,而且地质条件特殊——全隧为Ⅴ级和Ⅵ级围岩,隧道址区地层具有“高液限、高压缩比、高含水量、高孔隙率”及“强降雨”的特点,洞身岩土接触空气后会迅速开裂、崩解的膨胀性泥岩,因此开挖时极易导致溜塌;施工条件之艰实属国内外罕见,是全线13座隧道中地质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
“在国内没见过这种岩土,遇水就化,接触空气就散。”回忆最初,大家满脸挫败。自开工以来,隧道先后发生涌泥、大变形、围岩破碎坍塌等险情,挖掘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走两步,退三步,就像拉抽屉,眼看要挖通,抽屉门一下又给关上了。”为解决“拉抽屉”难题,项目部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到场研究,最终因地制宜,使用洞内CRD法再创新施工,将洞口按照“井”字形划分为9个工作面,以人工搭配小型机械开挖;同时通过地表注浆对山体和围岩进行加固,搭配采用钢管混凝土桩,有效控制沉降大变形,最高月进度指标达到34.2米,为后续类似工程积累相关安全施工经验。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2022年1月,印尼总统佐科亲临2号隧道,肯定建设成果,现场鼓舞士气;同年8月,2号隧道与4号隧洞正式实现双贯通。
面对重重考验,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夯基垒台到落地生根,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从蓝图走进现实,“川军”交出满意答卷。
开放合作“同心路”
由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承建、运行的中国首个海外轨道板场,是包含在雅万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
板场于2020年1月正式落成,占地133亩。生产的无预应力普通钢筋混凝土轨道板,应用于雅万高铁全线。该类型轨道板具有中国完全知识产权,属于首次规模化应用。轨道板在国内原有施工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优化,取消预应力之后,在满足功能强度的条件下,降低造价和后期运行养护成本。
为保证质量安全标准,擦亮“中国标准”名片,项目部高标准建成轨道板自动化生产线,严控关键工序,板场完成雅万高铁任务所需预制轨道板15390块,出场检验合格率高达100%。
在高质量输出中国技术标准的同时,互利共赢、共促繁荣的故事也在此得到生动实践。
“川妹子”陈星羽是板场建设者中唯一的女技术员,毕业后便分配至雅万高铁板场工作,在现场度过的三年时光,她亲眼见证中印合作“同心路”共建历程。
项目部坚持属地化建设,板场大量使用当地工人带来的经营“红利”,由中方承担51%的预制任务,随后整体移交于印尼方生产剩余49%,而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均由中方团队给予全面支持。
“第一年,中方4个技术人员带2个印尼方工作人员;第二年,1个中方人员带13个印尼方人员;到了第三年,印尼方人员已完全具备了全流程独立操作的能力。”2021年3月,板场完成中方预制任务;2023年2月,雅万高铁全线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圆满结束。
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项目做足功课,充分尊重所在地文化,特意为当地雇员设立祷告室,并帮助当地村民修缮清真寺、举办相关穆斯林节日活动。为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中方组织“饺子节”和“月饼节”等活动,向当地员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克服文化差异,越过肤色与语言,在雅万高铁建设一天天推进的过程中,中印尼双方的感情纽带也愈发紧密。
26岁的李亮,2019年加入中国电建水电七局,第一个项目便是雅万高铁。面对艰难的建设历程,李亮除却丰富的学习工作经验外,还收获了意料之外的爱情。
阿德拉媞亚是在现场工作的印尼姑娘,热爱中国文化的她,担任着双方的语言桥梁。朝夕相对中,她与李亮渐生情愫并组成家庭,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谱写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故事。
建设步入“快车道”
作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国的印尼,是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从首都雅加达到万隆,直线距离不过一百余公里,但乘车需耗时3小时以上,如果天气或交通情况不佳,甚至需要4到5小时。而每逢开斋节等印尼重大节日前夕,往返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道路就拥堵不畅,不论是开车还是骑摩托车,人们在路上都要花上近一天的时间。
雅万高铁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这一历史。高铁运营速度最高达350公里每小时,直接将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40分钟。而乘车体验,更是可以“睡得像婴儿一样安稳”。
2022年11月,中印尼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雅万高铁获取的各项指标参数表现良好,首次试验运行取得圆满成功。随着列车在“千岛之国”试乘顺利开跑,中国高铁名片再一次惊艳世界。在中印尼两国元首亲自推动、中印尼铁路建设者共同努力下,雅万高铁建设进入“快车道”。
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曙光,激动的除了印尼当地群众外,亦有与之民心相通的中国建设者们。
27岁的四川小伙杨尚鑫,2号隧道建设团队中一员。自施工伊始,他便参与建设。在闷热、阴暗的隧道里度过的四年青春,建设曲折、屡屡试错,迷茫挫败的个中滋味,只有参与的人们知晓。但有着部队经历的他,秉着一股“轴劲”见证建设始终,“想法很简单,决不当逃兵。”
谈及印象深刻的事,他作为建设者代表接受媒体采访,当时并未过多在意。几天后,过去的同窗、老友纷纷发来消息,在央视新闻上看见了他的身影,大学导师更是专门为他发了一条朋友圈点赞祝贺,直言为他感到骄傲。“因为这种时刻,突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被看到了,之前的辛苦都值得了。”
2022年8月31日,雅万高铁中方联合体召开“2号隧道工程完工表彰大会”,对26名为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而“川军”中国电建水电七局中有21人获此殊荣。
不仅仅是雅万高铁,在所有“一带一路”工程的背后,还有无数像他们这样投身于海外建设的“无名英雄”们,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才有了一座座“连心桥”,一条条“同心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这座承载着中印尼两国十年记忆的标志性工程即将正式开通运营。再出发,驶向新起点,连接两座城市,也连接两国民心。
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第一单”——雅万高铁
雅万高铁重难点工程2号隧道贯通仪式
水电七局CRTSⅢ型轨道板厂全貌
中印尼职工包饺子共度春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