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包”融之路

水电七局 发布时间:2023-06-05 14:20:20 作者:刘爽

红城泸定,大渡河畔,硬梁包水电站施工现场,最后一节门叶随着400吨汽车吊缓慢下放,顺利吊装到位,水电七局硬梁包项目顺利完成进水口闸门安装,提前完成防洪度汛节点目标。

作为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天险大渡河蜿蜒上千公里,在亘古岁月中见证着沧海桑田,浩浩汤汤,奔腾不息。

自强不息的水电人,在拦河筑坝中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治水安邦,兴水利民。

自开工建设以来,他们以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推动项目高质量履约的发展之路。

融红色革命精神

“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88年过去,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依旧广为流传,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创下伟大的历史奇迹。

而今,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建设者接过革命的火炬,扎根大渡河畔,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作为大渡河干流梯级调整规划28级开发方案中的第14级电站,列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硬梁包水电站总装机111.6万千瓦,是国内少有的大流量引水式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厂区枢纽三部分组成,其开发建设对于加快水电开发,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渡河,携蜀山之势,激昂咆哮,奔腾千里,与之握手言和谈何容易。

“硬梁包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其成为西南地区水电工程深厚覆盖层地基处理的典型。

首部枢纽布置区建在最大厚度达129.7米的深厚河床覆盖层上,这个厚度超过43层住宅楼的高度,其施工难度可见一斑。

河床覆盖层层次结构复杂,承载力、压缩模量及抗剪强度均较低,强卸荷岩体透水性强、渗透稳定性差,使其基础处理工程囊括所能采取的所有技术措施,包括固结、帷幕灌浆、高喷及混凝土防渗墙、地连墙、振冲桩等,施工项目多达十余项,总体工程量大,被称为坝工基础处理“地下博物馆”。

基于此,一分局派出总工程师夏维学包保硬梁包项目,除协助解决项目技术难题外,全面落实包保领导定期到项目检查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的项目监管包保责任。

不惧挑战的建设者们围绕基础处理这一施工关键领域,开展大量的科技创新、设计优化和技术攻关工作。

在硬核技术加持下,项目捷报频传。一期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检查孔内取出一根长18.21米直径127毫米完整的岩芯,刷新国内0.8米厚混凝土防渗墙150毫米级口径取芯纪录;导流明渠比合同工期提前47天完成浇筑施工;在经历泸定6.8级地震后,项目迅速复工复产,按期实现首仓混凝土浇筑。

融党建共建目标

项目部会议室,墙上满挂的奖牌、锦旗格外引人注目,“大江截流优秀党员示范团队”“质量样板部位”“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见证首部枢纽工程团队一路走来的“高光”时刻。

在华能泸定公司“碧水丹心、包融大度”文化理念的驱动下,项目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响应公司“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形成一批‘党建+’品牌,树立先进标杆,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水平,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成功探索出“党建共融”的新路径。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充分发挥“工区党组织共融,党建与电站建设共融,电站建设与地方发展共融,党员与群众共融”的党建共融优势,构建“共融、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5月28日,硬梁包项目党支部联合华能泸定公司第一支部、成都院项目部党支部以及西北监理党员群众开展支部共建攻关活动,将攻坚红旗插在作业前线,“闸坝混凝土浇筑完成”党员攻关组正式组建。

2023年是硬梁包水电站决战年,自首仓闸坝混凝土浇筑以来,一直面临着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地下水来源多端、渗水量大等困难,加上多次地震影响,施工任务极为艰巨。“闸坝混凝土浇筑完成”党员攻关组旨在着力破解首部枢纽施工机械群安全风险、大体积混凝土高温季节温度控制等工程难题,联动各方力量攻克项目这一“卡脖子”难关。

融绿色发展理念

“碧水大渡河,生态硬梁包”……走进建设现场,随处可见这样的醒目标牌。这不仅反映了硬梁包水电站在开发建设中积极投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伟大实践,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铮铮誓言。

电站建成后供电四川电网,参与川电外送,每年可节约原煤消耗2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6万吨。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强化绿色施工理念,坚持创建“绿色施工文明示范工地”。

现场基础处理产生的生产废水通过三级沉淀池处理,用于现场洒水降尘、道路养护;生活污水经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也可用于洒水降尘、绿化区养护和浇花,实现废水和污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运用环保工艺,优化设计方案,倾力打造“系统全封闭、废水全处理、砂石全利用、资源全循环”的“四全”砂石骨料生产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渡河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S217道路旁、德威老桥等靠近村寨部位安装隔音屏,有效降低噪音,监测指标基本可控,对各村寨居民影响较小。

3月,国务院国资委检查组到硬梁包水电站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检查,对首部枢纽工程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给予肯定,并对现场设置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展板、现场公告牌、标准化施工牌、风险告知牌给予高度评价。

融央企担当文化

建一座电站、保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硬梁包建设者融入地方履行社会责任的事迹不胜枚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大河堰通畅了,我们沿线9个村3000余人的农田收成就有了保障。”泸定县德威镇二里坝村村主任李朝华,所指的是硬梁包项目帮助清淤畅堰,及时解决村民春耕灌溉困难之事。

德威乡一村民家中突发大火,项目党员突击队员奋勇协助消防队迅速控制火情,保证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项目部党员、团员在当地村干部带领下慰问3户孤寡老人,逐户走访详细询问老人的家庭生活、身体状况,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送上慰问品,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地震发生后,项目青年突击队奔赴德威镇安家湾村和乌支索村抢险一线,全力配合多处通乡公路塌方清理,快速恢复道路畅通,保障村民安全出行……

“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打工,既能照顾家里又增加了收入,而且项目氛围也很好,自己干活儿也有劲儿。”食堂厨师向大姐开心地说道。四年来,项目累计解决当地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接下来,我们将在共融格局的引领下,加强现场精细化管理,冲刺完成二期工程建设、按时实现三期分流目标。”水电七局硬梁包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李万洲表示。

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大渡河一刻不停地向前奔涌,硬梁包水电站的建设步伐也未曾停歇,他们目标一致,行动统一,策马扬鞭向着2024年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坚定向前,用实际行动在大渡河畔续写新的奇迹。


首部枢纽形象面貌


堆放土石绿网覆盖


首部枢纽砂石系统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