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江夏添明珠 古镇焕新颜 ——江夏七湖两港工程助力生态绿色发展

水电六局 发布时间:2024-01-10 13:50:55 作者:王随心

蓝天碧水梁子湖,蜿蜒逶迤金水河。

江夏“七湖两港”工程,位于“楚天首县”武汉市江夏区,作为长江大保护战略上的一环,守护着长江支流金水河与梁子湖的一汪碧水。

2020年,水电六局成功中标江夏“七湖两港”工程,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长江支流金水河上七个湖泊共计842.4公顷水域面积的形态修复及生态治理,以及梁子湖两条港渠的生态治理及配套民生工程建设。

“项目施工面积大、施工环境复杂,各专业施工节点多,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我们必须以高质量优质工程向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负责人赵海涛代表参建团队发出郑重承诺。

2020年4月23日,项目部跑步进场,精心组织策划,集专业技术力量周密安排部署。

“相较于传统水利项目,该工程最大的特点是施工区域大、施工水文环境复杂,湖泊污染底泥严重,特别是七湖共计842.4公顷的水域面积以及两港总计27千米的港渠长度,给施工建设带来重重的难度和挑战。”项目总工程师苏鹏程在进行技术交底时,与技术人员深入探讨,客观分析工程重难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针对项目施工水域面积大、部分水域难以到达,项目部引入无人机、无人船进行常态化巡检,将现场视频画面实时传回管理人员的数码桌面上,实现施工区域内的全方位巡检,提高验收质量,避免视觉盲区,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大大提高验收作业效率,有效确保了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七湖两港”湖泊水域多被周边百姓圈作鱼塘、藕塘,种养殖投肥使水体底泥污染严重,水质恶化影响水生动植物生长。项目需处理淤泥量巨大,而地方政策禁止清淤弃渣外运,难以采用传统方法处理淤泥。为解决此难题,项目部成立QC活动小组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联合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开展工艺优化和技术攻关,研发湖泊黑臭底泥基底原位修复技术,处理七湖黑臭底泥共计125.06公顷。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项目部先后获评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省部级工法2项、QC成果18项、省部级质量信得过班组5个、国家级信得过班组1个,发表论文21篇。

这一项项技术创新,是项目申请精品工程的必要支撑,也是水电六局持续建立健全质量管控体系,严抓施工过程管理,厚植工匠精神,努力打造优质工程,奋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真实体现。

为了重塑陆游笔下那“一池红叶动江夏”的美景,七湖工程(下涉湖、前湖、金口后湖、坪塘湖、王浪湖、乾湖、杨蒋湖)以湖泊形态塑造、生态岸线修复、水生动植物群落构造以及水系连通工程等,打造滨水汀步,环湖绿道,湖中湿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七湖工程犹如一双灵巧的手,在长江畔、江夏金水河上,精雕细琢,成就了七颗耀眼明珠,为金口这座千年古镇重新焕发生机,让往来参观中山舰的游客,小憩在七湖畔。水电六局的建设者们,在长江之滨历经三年慷慨激昂的不懈奋战,终于一步步将江夏“七湖两港”从图纸上的生态设想,变成了绽放在江夏区美轮美奂的新亮点,与中山舰厚重的历史博物馆相辅相成,成为江夏区新的旅游热点,在楚天首县文化中绽放魅力。

梁子湖上游,元代南桥宛如残月孤悬水中,两港工程(张桥湖港、西家湖港)在南桥上下游修建配套生态塘、翻板阀、涵闸、桥梁,惠及两岸百姓,鱼肥稻花香景象再现古镇。

“七湖两港”工程成为华中区域河湖治理工程重点观摩项目之一,吸引多家水环境治理领域内的工作者,齐聚项目进行实地观摩,交流水环境治理工艺、方法、思路。“前湖工程”入选2023年度武汉市美丽河湖经典案例,为江夏区添上了浓妆重彩的一笔,引来当地媒体争相报道,“学习强国”把前湖工程当做典范进行收录报道。

生态是游客眼中最美的风景,是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是武汉市江夏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居民脸上幸福的笑容,是项目建设者眼中最美的风景,是新时代六局人奋勇开拓、高扬风帆、奋楫笃行的不尽动力。未来,将会有更美的画卷在六局建设者手中徐徐展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六局扛责在肩。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