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纪念日,这片昔日的繁华之地已然变成真正的“无人区”。知往鉴今,切尔诺贝利的灾难留给人们的印记仍然深刻,它警醒各国针对改善核安全采取行动。昨日,乌克兰驻华大使焦明·奥列格表示,经验和规则是用鲜血写成的,但核能的使用前景是光明的。隐患与利益并存的核能如同未来经济的“危险情人”——惊艳、绮丽但暴虐,如何在核的商业利用与安全防范之间寻找平衡,成为各国面临的难题。
安全挑战仍存
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核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被核辐射污染过的云层向北飘往众多地区,即便到了今天,受灾地区依然没有摆脱核事故影响,食物链、土地和水资源遭受的污染仍看不到尽头。
然而,切尔诺贝利灾难后的死寂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即便在今天,核安全挑战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核安全事故也从未淡出,而最近的一次便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这些灾难事件一次又一次掀起对全球核能使用的讨论,警醒全世界针对改善核安全采取行动。
这些年,为应对核电站可能出现的问题,各国纷纷在核安全上下了功夫。其中,美国核能行业建立了一东一西两座独立应急救援中心,救援团队可在24小时内抵达任何核电站。法国则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核电运营商、监管机构和政府这三个主体相互合作保障核安全。
除了制定规章与强化救援等“马后炮”措施,核能“先行者”英国近些年还力推采用最新最安全的技术标准。未来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则将成为首个新标准适用者,届时将成为最安全的新一代核电站之一。
商业利用兴替
在核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纷纷呼吁“削核”。
本月25日,世界第一核电大国法国宣布已开始能源过渡,目标是增加使用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生物发酵、地热等),减少对核电资源的依赖,并计划到2025年关闭24个核反应堆,将核电比例从目前的75%下降至50%。同时,该国最古老核电站费森埃姆核电站将被关闭。
事实上,缩紧核能并不是法国“一个人的战斗”,出于环保和安全的考量,欧洲民众对核能安全的疑虑越来越大,欧洲这些年也都在“削核”的问题上行动着:其中,德国已逐步淘汰核电,瑞士也计划在2034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根据欧洲环境局的报告,欧洲的核电产量在2004年达到100.8万吉瓦的巅峰后便一路下行,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已降至88.2万吉瓦。对此,国际能源协会电力市场部主管拉斯洛·瓦罗表示,核能在欧洲更易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然而,并不是每个国家的政府政策都起到相同作用,这其中便包括长期以“核受害者”自居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刚刚过去数年,安倍政府已不顾国民反对,于去年8月重启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
核能前景成谜
大瀑布电力公司市场战略负责人马库斯·博克曼恩表示,对于核能而言,虽然它的维护成本比其他能源更高,但短期边际成本更具竞争力,因而成为一些国家不愿放弃的一块肉。在油价下行的大背景下,核能作为新能源的市场前景也备受瞩目。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油价对核电很难产生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核电的制作工序很长,一个制作周期通常可以达到十年以上,油价在近两年的走低并不会影响到核电的产能。
如今,以欧洲为首的多国正开始从核电发展中撤离。值得注意的是,核电指标的大多数历史峰值其实已成过去。其中,核能发电量占比在2006年达到17%的高峰值,而这一数字在目前仅为11%。此外,运行中的反应堆数量最高值、在建反应堆数量和新增施工现场等也只是出现在2000年之前。
林伯强表示,核电前景如何其实要看中国。根据《2015世界核能产业报告》,2010-2015年,全球新启用34个机组,其中20个来自中国;另外,2015年是自1990年起核反应堆启用最多的一年,这其中的80%也存在于中国。林伯强称,从中国核电建设的势头正劲看来,核能的兴盛时代似乎不会轻易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