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6月13日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印度总理莫迪在6月7日的首脑会谈中,就东芝旗下的美国西屋电气(WH)在印度建造核电站一事达成了协议。印度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电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核能发电将成为今后电力开发的重心。随着印度不断推进核电站国产化和开放市场,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家在印度的核电市场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莫迪与奥巴马在会谈后发表的共同声明称,“欢迎西屋电气和印度核电有限公司(NPCIL)在2017年6月之前完成签约”。反应堆的设计和选址“将很快启动”。
西屋电气将于2030年内在印度新建6座核反应堆。发电量约为600万千瓦。总耗资尚未公开,预计规模将达200亿美元。
看好印度核电市场的不仅是美国。法国也与印度在2016年初达成一致,“将于2017年度在印度西部启动开发计划”。尽管尚未签署正式合同,这是西方国家时隔约40年在印度展开了核电竞争。此外,日本也于2015年底就签署日印核能协定“在原则上达成协议”,未来有可能向印度出口核能。
印度目前有21座反应堆运行,发电能力达到578万千瓦,居全球第14位。今后的核电扩大计划十分引人关注。计划到2032年增加约40座反应堆,发电能力提高至10倍以上。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透露,印度的核电站新建规模将于2040年仅次于中国。
受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影响,发达国家的核电需求触顶。今后的主战场转移到新兴国家,而印度正处于主战场的中心地带。
印度发电量的70%依赖于火力发电。印度政府计划大幅提高目前仅占2%的核电比率,在增强发电能力的同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印度曾经只有国产核电站的唯一选项。1974年,印度在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情况下强行进行核试验,此后一直被排除在国际核电市场之外。1974年之后,印度仅从俄罗斯进口了2座反应堆,其中1座正在运行。
核供应国集团(NSG)于2008年解除了对印度供给核技术与燃料的限制,随后美法两国在当年与印度签署了核能协定。这为印度引进高效进口反应堆铺平了道路。印度于2010年在国内施行的法律规定,核电制造商也将承担事故赔偿责任。因此,印度与外国企业的谈判陷入停滞。近期,印度批准了名为《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CSC)的国际准则,规定本国承担一定金额内的事故赔偿,超出部分由缔约国承担。印度正在努力消除外资企业的担忧,但仍存在国内法律与国际准则相矛盾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