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个核电机组应电网要求停运或降功率运行

作者:欧阳凯 发布时间:2016-07-2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边是在建机组全球第一,一边是在运机组降功率运行或停运,继弃光、弃风、弃水之后,弃核问题逐渐显现。

  近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国内核电运行情况显示,虽然核能发电量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26.58%,累计上网电量也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26.02%,但上半年的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及核电设备平均利用率,分别只有3335.35小时和76.36%,与去年同期分别减少了183.8小时和4.74个百分点。

  核电设备利用率降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当前国内在运的30台核电机组中,有12台机组的核电设备平均利用率不足70%,除了少数机组因换料、大修等原因外,其余均是应电网要求停运或降功率运行。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率最低为红沿河核电厂,1号机组和2号机组的利用率分别只有55.72%和60.12%,而3号机组的利用率则更低,只有38.14%。

  报告说明称,1号机组2月中旬至3月底进行了换料大修,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处于临停备用状态;2号机组在2月春节期间应电网要求临停备用,4月初至5月初处于季节性停运状态;3号机组1月至6月有3个多月处于季节性停运状态。

  除了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外,浙江秦山、福建福清、宁德、广东阳江以及海南昌江等多个核电基地均出现了类似情况。值得一提的是,红沿河核电机组曾在冬季供热期间为辽宁省内热电联产的火电让路,无

  法满

  发,这样的情况在国内核电运营史上实属罕见,引起了行业与政府重视。

  “虽然对于设备平均利用率没有一定标准,但一般设备平均利用率低于75%的时候,核电厂的盈利压力就非常大了。”一位核电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的情况是整个电源设备利用小时数都在下降,辽宁和福建情况尤为明显,其实也说明电网用不了那么多电,但对核电厂来说,本来能满负荷运行,现在要么降功率运行要么停运,经济效益方面肯定大打折扣。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电力需求的下降,核电消纳问题愈加明显,作为基荷电源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新电改,核电在竞争中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内的三大核电央企掌门人联名提案建议,应从政策上明确核电按基本负荷方式运行,确保核电满发、多发。

  在不少核电人士看来,核电长期降功率运行甚至停运会产生核燃料可靠性降低、关键设备疲劳磨损、增加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和处理量等风险。中电联一位专家曾表示,多地电力需求出现疲软,从特性而言,核电适当做运行调节是可以的,但是需要综合安全、经济效益、市场需求、清洁能源比重等方面考虑。

  跨省消纳成出路?

  “今年以来都没有核准一个核电项目,就是跟国内大环境电力需求有直接关系。”一位核电央企人士向记者坦言。

  多位核电人士表示,核电在去年重启后,原本业内预期是每年核准6到8台核电机组,这样才能完成当初的既定目标。但从今年情况来看,核电项目审批速度下降明显,如果电力需求高的话,每年审核的核电站项目自然会增加,反之亦然。

  针对电力过剩,国家已经开始研究相应对策。7月1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关于推动东北地区电力协调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控制火电与风电建设节奏等几大任务。

  上述《意见》还特别提到,加快推进徐大堡核电外送华北通道前期论证工作,结合“十三五”电力规划编制,提出可行的徐大堡核电消纳方案,统筹研究新增东北向华北送电可能性。

  中电联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的省份有16个。有业内人士呼吁,不少省份尚有一定用电需求,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核电跨省消纳政策,加大外送电量规模,才能有效解决核电消纳问题。

  此前就有多位专家表示,跨省消纳要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能动性,自下而上地探索,找准几项消纳潜力大、市场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政府要出台务实的政策,不仅注重消纳末端,还要从建设源头抓起。

  前述核电站人士则认为,即便是跨省消纳,恐怕也难以解决,因为其他省份电力过剩现象也将逐步显现,加之可能会有地方保护问题,“电源保护与地方GDP息息相关,跨省消纳恐怕不是唯一出路。”

关键词: 核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