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2016中国能源互联网峰会暨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300多名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能源行业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锡强等出席了会议。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出席峰会并致辞。
本次峰会以“新产业、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立足国际视野、聚焦中国问题,针对能源互联网新机遇、新格局、新标准、新趋势,以及电网跨国互联互通新发展等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对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新机遇、智慧用能新产业、清洁能源交易新发展等专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部主任余建国作了《南方电网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新探索》的主题发言,系统阐述了公司着眼能源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智能化为基础,打造电能为核心、具备能源互联网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特征的时代能源体系思路及实践。
在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宣读了文件,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嵘代表联盟单位作表态发言。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和埃森哲公司还联合发布了《中国能源互联网企业高管调研报告》。
能源互联网呼之欲出
当今世界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而我国面临的新能源革命与能源市场化革命的需求更为迫切。
2014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制定包括智慧能源在内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国家推动的电力体制改革、中国制造2025、节能减排升级创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和互联网升级时代等,从各个领域、各个方向,全面推动了智慧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据埃森哲中国研究院总经理刘东在作《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新机遇》主题演讲时预测,能源互联网产业极有可能成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造就十亿级、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的企业。
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早在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就表示,下一步支持设立国家能源网创新产业技术联盟。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嵘介绍,为了更好地促进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行动领导小组的支持与指导下,清华大学组织了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推广、标准检测等领域的有关单位,发起了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
专家学者畅谈能源互联网未来
多重政策密集催化下,平台搭好了,意味着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在此次大会上,业内对能源互联网的新型生态、商业模式纷纷表达看法。
什么是能源互联网?按照国际能源署(IEA)科技部主任Jean-Francois的说法,未来能源也会像信息一样,每个生产能源的单位都能够把生产的能源放到能源互联网上去,而需要能源的人和单位也能够通过能源网络来获得能源。共享性、互联性,成为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英铎看来,能源互联网借鉴互联网思维和理念构建新型信息—能源融合“广域网”,它以大电网为“主干网”,以微网、分布式能源等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以开放对等的信息—能源一体化架构真正实现能量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
国务院研究所综合司巡视员范必认为,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概念,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单纯的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的根本不同则在于其采用互联网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能源基础设施架构本身的重大变革,使得能量的开放互联与交换分享可以跟互联网信息分享一样便捷,能源互联网中用户既是能源的消费者,又是能源的生产者。
“未来五年,国家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预计将维持18.5%的增长率。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能源互联网产业无疑将成为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之一。”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对能源互联网前景表示乐观。
能源互联网或将重塑行业形态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电改等带来的内外部形势变化,电网企业参与能源互联网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在峰会上,南方电网公司代表在专题发言中谈到,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重点是着眼能源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智能化为基础,打造以电能为核心、具备能源互联网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特征的现代能源体系。
能源互联网将给能源领域多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社会各界对其普遍持认可态度。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继江表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现电力结构性过剩、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弃风、弃光等现象时有发生,急需加快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则认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机制的成熟,未来能源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的总体发展将趋于扁平化和分散化。在市场环境和技术相对成熟后可考虑逐步引入多元化、分散化新型商业模式,为更多市场主体开放能源互联网接口。
“电网企业应积极融入能源互联网变革,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比如,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电力传输和调度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保障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集中发电后的长距离输电需求;为客户提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或服务;在储能服务领域提供区域能源存储设备或相关服务;充电桩方面做平台运营管理,提供增值服务,提供优化高效的用能服务;提供专业电力交易平台。
“能源互联网”概念演变
2004 经济学人期刊首先提出“能源互联网”概念,目的是借鉴互联网自愈和即插即用的特点减少大停电。
2008 美国提出FREEDM项目,德国开展E-Energy项目,开始探索能源互联网的建设。
2011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出版《第三次工业革命》,系统阐述了能源互联网及其作用。
2014.2 国家能源局委托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开展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
2015.3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2015.7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战略构思。
2015.9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6.2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8 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被认为能源互联网走向了实操阶段。
声音
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建设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架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政策设计等多个方面和环节入手,建立能源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体系。——国际能源署(IEA)科技部主任Jean-Francois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创新形式,将改变原有的能源行业分工。这一新兴业态,将重塑市场规则和管理方式,催生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
我们在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实践探索中,构建面向能源消费革命,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互联网+”智慧能源新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费成本,创新能源消费模式。——南方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部主任余建国
随着新兴能源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度融合,使得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不断清晰,能源互联网越来越被广泛地认为是实现未来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支点。——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
现在需要的是“跨界融合”,以便未来能源互联网特别是能源市场的建设和运营真正得到区块链技术的支撑而加快发展,同时使得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而没有“跨界融合”是无法实现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
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实施意见》
从四个维度开展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南方电网公司“互联网+”智慧能源(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发展,促进公司转型升级,拓展业务增长空间,日前,公司印发了《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公司从能源生产与协同运营、能源传输、能源消费和信息通信4个维度,选择广东省珠海市、广州市、贵州贵阳市等开展试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示范内容,布局示范项目,重点推进12项主要任务。包括: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建设;推进多能协同运营;推进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能源网络建设;掌握能源市场需求;引导智慧用能新模式;发展分布式新能源与储能网络化运营模式;发展电动汽车运营新模式;探索能源的零售交易模式;拓展增值服务新模式;促进智慧能源终端与接入设施的应用;推进支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设施及网络建设;完善信息通信安全保障体系。
为推动能源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意见》指出,公司将分为三个阶段推进该项工作。先期开展试点示范,试点完成开展全方位评估,后续进行推广应用,确保取得实效。2016— 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2019—2020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评估工作;2021—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