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上海能源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能源市场供需总体宽松,能源需求增长更为趋缓。随着美国能源自给率上升、欧洲需求减缓和亚洲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能源生产重心西移、消费重心东移,能源流动将呈现更明显的自西向东转移趋势。各国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能源有望成为引领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率先突破领域之一,全球新增装机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核电和气电等。全球能源价格将呈现总体波动趋势,地缘政治博弈、气候变化谈判、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都增加了全球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将比“十二五”时期明显放缓。全国能源供需格局呈逆向分布,资源约束、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对于能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将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体制改革将深入推进,能源价格将进一步发挥引导调节作用。
从上海“十三五”时期发展趋势看,一是能源供需进入相对宽松期。经过前期十多年上海能源项目的大力建设,上海能源供应形势明显改善,预计“十三五”时期仍将总体相对宽松。但是,极端条件、个别时段、局部区域可能还会出现能源供应紧张情况。二是能源结构调整迎来机遇期。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市民对环境的期盼,对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相对宽松也为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能源体制改革面临攻坚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要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紧密结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
1.能源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上海用电峰谷差不断拉大,电力低谷负备用不足等调峰矛盾十分突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安全合理利用外来电。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平均供电可靠性与新加坡、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上海单一气源比重偏高,对进口气源、海上运输、接收站、海底管线的依赖度较高,天然气储存能力离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全市煤炭消费总量依然超过4700万吨,进一步削减潜力有限。全市部分公用燃煤机组以及自备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偏高,需加快进行清洁化改造。天然气价格较高制约了市场需求。新能源发展面临地域资源、发展空间等瓶颈。
3.能源价格和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天然气、电力仍然采用资源计划配置、政府定价为主、管网统一管理的模式。既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又能灵活反映市场供需变化、资源稀缺程度、环境保护支出的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能源是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十三五”期间上海能源发展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能源安全底线、生态环保红线、转型发展主线的“三线”思维,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着力保增长、补短板、惠民生。争取到2020年,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提供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安全为本。以保障供应为核心,以多源共济为抓手,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预测预警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供电、供气可靠性。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保留电源、电网、油气管网等规划选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新的油气资源,提高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能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升电网调峰性能。优化调整外来电结构比重和运行方式,降低外来电单一通道比重。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和协调,提高能源资源互联互保和余缺调剂能力。全面落实各级安全责任,深化安全风险管控,提升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2.绿色高效。统筹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通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以较少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实现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进一步加大天然气替代力度,大力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提高城市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把节能优先贯穿于生产生活、能源发展等全过程。
3.创新融合。争取从能源资源的输入城市转为能源要素的输出城市,重点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应用示范、能源市场交易、能源金融投资等功能,输出更多能源技术、服务、定价、资本、人才等。加快燃气轮机、核电、储能、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推动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新能源汽车等示范应用。加快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积极稳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要素交易平台和能源大数据建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4.开放共享。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鼓励本地企业到沪外投资建设清洁能源、抽水蓄能、非常规油气等资源开发项目,带动能源技术装备、能源服务贸易等共同“走出去”。支持国内外能源金融服务机构、能源咨询服务企业落户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价格话语权的能源要素市场,在国家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和国际能源标准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城乡基本用电和用能服务均等化,提高能源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