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核集团打造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核工业人建设自主、先进、安全、高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四十年。

  从核工业部到核工业总公司,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再到与中核建合并重组,经过四十年来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如今的中核集团拥有核工业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建设能力,同时凭借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蜚声海外。

核电:新时代的大国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仅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相继掌握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的型谱化发展。

  我国既是目前世界上核电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是进口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大亚湾、秦山三期、田湾,以及刚刚商运的三门核电站都是开放合作的重要成果。

  “华龙一号”是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提升了安全性,平衡了经济性,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也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每一次去(华龙一号首堆工程)现场,都感觉非常振奋,每一次都受到鼓舞。”从福清施工现场赶回北京的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难掩内心的激动。

  邢继表示,“从首堆工程最新的进展来看,完全按照预期进度在推进。”邢继称,“对于可能造成工程延期的风险,我们做过周密的梳理和沙盘推演,前期的风险集中在工程设计和设备供货。现在来看,这两大风险都得到了很好化解。对于2020年实现商用的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预计工期62个月,分为土建、安装和调试三个阶段。工程于2015年5月开工,2017年5月完成穹顶吊装,从土建转向安装。

  “现在是安装高峰期,明年就转为调试,转向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在已经到位。”邢继介绍,“首堆穹顶吊装时提前了15天,今年‘主控室可用’和‘主管道焊接完成’两个里程碑节点分别实现提前了60天和75天。”

 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核集团组建以来,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资产规模、主营收入、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连续十三年获得国资委考核A级。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介绍称,目前,中核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及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事业单位700多家,在职职工约14万人,拥有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国同辐等6家上市企业,涉核资产和人才队伍规模最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的核工业全产业链企业集团之一。2015年以来,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国同辐相继实现IPO,有力促进了核电、核工程、核技术应用等核主业快速发展。

  今年7月6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同辐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同辐是中国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核技术应用企业,也是国内最大最全的放射性药物、放射源、标记化合物研发及其推广应用企业,具备全辐照产业链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所药物中心。

  中核集团的资产证券化不会止步于此。

  余剑锋表示,我们的资产证券化还需要加油、加劲。现在中核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是60%,目标是要达到80%。资产证券化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这是我们的短项,下一步要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

  对于后续的改革方向,余剑锋也透露了一些方向,包括薪酬改革、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大混改力度等。

  “中核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拥有的23家科研院所。”余剑锋称,“这些科研院所几乎涵盖了核工业所有产业环节。让这23个科研院所具有国际性的创新水平,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是中核集团的愿景。”

  余剑锋表示,中核集团将改革薪酬制度,提高科研人员薪酬待遇。

  “产业规模固然重要,但一个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技术领先。”余剑锋表示,“我们改革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投资,加强能力建设、条件建设,把先进的科研人才留住,把国际上先进的科研人才吸引过来。因此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科研条件和工资待遇。”

  他透露,明年中核集团的薪酬考核办法就要开始变化,向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人员倾斜,向为集团创新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倾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核集团建立了支撑核工业全产业链的全球配套供应链,与俄、法、德、美等四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商务合作。

  今年的6月8日,中俄两国签署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核电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造价超过千亿人民币。

  从引进到出口,中国核工业实现新的跨越。中核集团作为唯一实现批量出口核电机组和核设施的中国企业,坚持核电“走出去”,服务世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已成功向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7国出口了7台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和1台次临界装置。

  “中核集团正在以‘一带一路’为主要方向,推动核能全产业链走出去。在尼日尔、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蒙古等国家控制资源量近十万吨;已在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余剑锋说。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改革开放40年】中核集团打造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发布时间:2018-12-10 来源:第一财经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核工业人建设自主、先进、安全、高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四十年。

  从核工业部到核工业总公司,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再到与中核建合并重组,经过四十年来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如今的中核集团拥有核工业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建设能力,同时凭借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蜚声海外。

核电:新时代的大国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仅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相继掌握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的型谱化发展。

  我国既是目前世界上核电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是进口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大亚湾、秦山三期、田湾,以及刚刚商运的三门核电站都是开放合作的重要成果。

  “华龙一号”是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提升了安全性,平衡了经济性,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也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每一次去(华龙一号首堆工程)现场,都感觉非常振奋,每一次都受到鼓舞。”从福清施工现场赶回北京的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难掩内心的激动。

  邢继表示,“从首堆工程最新的进展来看,完全按照预期进度在推进。”邢继称,“对于可能造成工程延期的风险,我们做过周密的梳理和沙盘推演,前期的风险集中在工程设计和设备供货。现在来看,这两大风险都得到了很好化解。对于2020年实现商用的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预计工期62个月,分为土建、安装和调试三个阶段。工程于2015年5月开工,2017年5月完成穹顶吊装,从土建转向安装。

  “现在是安装高峰期,明年就转为调试,转向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在已经到位。”邢继介绍,“首堆穹顶吊装时提前了15天,今年‘主控室可用’和‘主管道焊接完成’两个里程碑节点分别实现提前了60天和75天。”

 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核集团组建以来,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资产规模、主营收入、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连续十三年获得国资委考核A级。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介绍称,目前,中核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及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事业单位700多家,在职职工约14万人,拥有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国同辐等6家上市企业,涉核资产和人才队伍规模最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的核工业全产业链企业集团之一。2015年以来,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国同辐相继实现IPO,有力促进了核电、核工程、核技术应用等核主业快速发展。

  今年7月6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同辐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同辐是中国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核技术应用企业,也是国内最大最全的放射性药物、放射源、标记化合物研发及其推广应用企业,具备全辐照产业链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所药物中心。

  中核集团的资产证券化不会止步于此。

  余剑锋表示,我们的资产证券化还需要加油、加劲。现在中核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是60%,目标是要达到80%。资产证券化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这是我们的短项,下一步要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

  对于后续的改革方向,余剑锋也透露了一些方向,包括薪酬改革、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大混改力度等。

  “中核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拥有的23家科研院所。”余剑锋称,“这些科研院所几乎涵盖了核工业所有产业环节。让这23个科研院所具有国际性的创新水平,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是中核集团的愿景。”

  余剑锋表示,中核集团将改革薪酬制度,提高科研人员薪酬待遇。

  “产业规模固然重要,但一个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技术领先。”余剑锋表示,“我们改革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投资,加强能力建设、条件建设,把先进的科研人才留住,把国际上先进的科研人才吸引过来。因此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科研条件和工资待遇。”

  他透露,明年中核集团的薪酬考核办法就要开始变化,向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人员倾斜,向为集团创新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倾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核集团建立了支撑核工业全产业链的全球配套供应链,与俄、法、德、美等四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商务合作。

  今年的6月8日,中俄两国签署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核电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造价超过千亿人民币。

  从引进到出口,中国核工业实现新的跨越。中核集团作为唯一实现批量出口核电机组和核设施的中国企业,坚持核电“走出去”,服务世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已成功向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7国出口了7台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和1台次临界装置。

  “中核集团正在以‘一带一路’为主要方向,推动核能全产业链走出去。在尼日尔、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蒙古等国家控制资源量近十万吨;已在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余剑锋说。

关键词: 电力, 中核集团,核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