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积极领跑国家新能源发展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被大自然赋予了丰富的能源资源,蕴含着发展水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巨大潜能。

  作为我国清洁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青海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顺应世界能源发展大势,把握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趋势,举全省之力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清洁能源的输出大省、产业大省和生态大省,奋力走在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前列,积极领跑国家新能源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青海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84.3%,发电量占比75%,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乃至世界前列。2018年6月,随着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座百万千瓦光伏电站并网运行,青海新能源装机首次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第一大电源。

  截至2018年11月末,青海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799.4万千瓦,其中太阳能、风电装机分别为961.9万千瓦和266.9万千瓦,水电装机为1191.6万千瓦,火电装机为379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2420.4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86.5%。

  不仅如此,2017年青海连续7天168小时实现全省100%清洁能源供电,打破了世界纪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18年青海再接再厉,连续9天216小时百分百依靠可再生能源供电,真正实现了用电“零排放”,由此带来的“绿电”效应,不仅让青海为告别化石能源迈出了开创性的步伐,而且也让青海在探索符合国情的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

  加强产业发展离不开规划的引领。为此,青海编制了《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实施方案》,制定了海西州、海南州两个基地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能源文明消费、多元供给、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合作。与此同时,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打造清洁能源发展的效率优势,继率先建成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和青海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后,青海又建成全国首座、全球第三座并网发电光热电站和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项目,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格尔木、德令哈两个基地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

  2018年2月,青海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正式获批。省委省政府以创建全国清洁能源示范省为牵引,稳步推进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力争将海南藏族自治州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成全国最大光热发电基地,并打造全国调蓄能力最强的黄河上游水电基地。

  基于广泛互联的大电网以及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充足的调峰能力,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主动加强与东部电力输入省份沟通协作,通过电力交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青海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更大区域范围消纳。

  2016年3月,青海富余光伏电量首次输送华东0.98亿千瓦时;通过跨省跨区电量交易,2017年青海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清洁能源电力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实现新能源消纳由以省内市场为主向省外市场拓展的转变。2018年,青海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再创新高,截至11月底,青海电网累计外送清洁能源电量93.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4%。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31.22亿千瓦时,水电电量61.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12.1%和209%。

  2018年11月7日,国内乃至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擂响战鼓。依托这一外送通道,青海将实现远距离输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突破,标志着青海电网正式步入“特高压时代”;工程建成后将促进青海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新能源与西南水电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水火互济、风光互补。

  青海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为呵护这里的蓝天碧水,自2015年4月起,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电能替代号召,重点在青海湖、三江源等“两域三市四县”推动电能替代向商业热泵、餐饮电炊、家庭电气化、农业配套等领域拓展。

  眼下在青海省的三江源头地区,昔日烧煤、烧牛粪、烧柴的冬季取暖模式正逐渐被使用电能所替代。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青海已实施清洁取暖在内的电能替代项目1283个,完成替代电量73亿千瓦时,减少燃煤消耗89.67万吨,二氧化碳减排242万吨。

  2018年6月16日,和煦的阳光照在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上唐隆台村的养殖大棚上,牛棚里成群结队的黑牦牛正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的滋养。当饲养人员拿着粉料走向牛群时,牦牛们瞬间“满血复活”。“经过电网改造升级,我们公司的粉料工作更有保障了,不用再担心出现跳闸或保险烧断的情况,我们要开足马力喂养,争取在销售时节多出栏。”说到农网改造带来的便利,平安子诺肉牛养殖公司负责人马生虎赞不绝口。

  同年10月12日,地处三江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再传喜讯,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3200万元建设的玛多4.4兆瓦村级扶贫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作为国内海拔最高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后年发电量将达680万千瓦时,惠及当地11个贫困村的628户、1686名贫困人口。

  “十三五”期间,青海计划建成扶贫光伏装机78.95万千瓦,覆盖39个贫困县、1761个贫困村、78450户贫困户;改造42个县农村电网,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

  如何利用好资源禀赋,拉动清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规模优势;加快外送通道建设,这不仅是青海给出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答案,也是青海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根据相关规划,青海计划在2020年建成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14座,装机规模152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9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80%;创建能源领域国家实验室,初步形成太阳能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国家级太阳能装备制造基地,组建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联盟,形成光伏应用与制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此外,“十四五”期间,青海还将建成“海西格尔木—华东地区±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外送绿色电量620亿千瓦时。力争到2025年,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全国首个清洁能源示范省。

  在发展绿色能源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共识的今天,青海在推动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让人们更增添了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青海样本”必将释放更大活力,赢得更大作为。

关键词: 区块链, 新能源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青海积极领跑国家新能源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17 来源:青海日报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被大自然赋予了丰富的能源资源,蕴含着发展水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巨大潜能。

  作为我国清洁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青海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顺应世界能源发展大势,把握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趋势,举全省之力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清洁能源的输出大省、产业大省和生态大省,奋力走在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前列,积极领跑国家新能源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青海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84.3%,发电量占比75%,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乃至世界前列。2018年6月,随着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座百万千瓦光伏电站并网运行,青海新能源装机首次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第一大电源。

  截至2018年11月末,青海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799.4万千瓦,其中太阳能、风电装机分别为961.9万千瓦和266.9万千瓦,水电装机为1191.6万千瓦,火电装机为379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2420.4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86.5%。

  不仅如此,2017年青海连续7天168小时实现全省100%清洁能源供电,打破了世界纪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18年青海再接再厉,连续9天216小时百分百依靠可再生能源供电,真正实现了用电“零排放”,由此带来的“绿电”效应,不仅让青海为告别化石能源迈出了开创性的步伐,而且也让青海在探索符合国情的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

  加强产业发展离不开规划的引领。为此,青海编制了《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实施方案》,制定了海西州、海南州两个基地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能源文明消费、多元供给、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合作。与此同时,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打造清洁能源发展的效率优势,继率先建成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和青海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后,青海又建成全国首座、全球第三座并网发电光热电站和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项目,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格尔木、德令哈两个基地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

  2018年2月,青海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正式获批。省委省政府以创建全国清洁能源示范省为牵引,稳步推进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力争将海南藏族自治州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成全国最大光热发电基地,并打造全国调蓄能力最强的黄河上游水电基地。

  基于广泛互联的大电网以及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充足的调峰能力,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主动加强与东部电力输入省份沟通协作,通过电力交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青海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更大区域范围消纳。

  2016年3月,青海富余光伏电量首次输送华东0.98亿千瓦时;通过跨省跨区电量交易,2017年青海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清洁能源电力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实现新能源消纳由以省内市场为主向省外市场拓展的转变。2018年,青海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再创新高,截至11月底,青海电网累计外送清洁能源电量93.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4%。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31.22亿千瓦时,水电电量61.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12.1%和209%。

  2018年11月7日,国内乃至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擂响战鼓。依托这一外送通道,青海将实现远距离输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突破,标志着青海电网正式步入“特高压时代”;工程建成后将促进青海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新能源与西南水电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水火互济、风光互补。

  青海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为呵护这里的蓝天碧水,自2015年4月起,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电能替代号召,重点在青海湖、三江源等“两域三市四县”推动电能替代向商业热泵、餐饮电炊、家庭电气化、农业配套等领域拓展。

  眼下在青海省的三江源头地区,昔日烧煤、烧牛粪、烧柴的冬季取暖模式正逐渐被使用电能所替代。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青海已实施清洁取暖在内的电能替代项目1283个,完成替代电量73亿千瓦时,减少燃煤消耗89.67万吨,二氧化碳减排242万吨。

  2018年6月16日,和煦的阳光照在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上唐隆台村的养殖大棚上,牛棚里成群结队的黑牦牛正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的滋养。当饲养人员拿着粉料走向牛群时,牦牛们瞬间“满血复活”。“经过电网改造升级,我们公司的粉料工作更有保障了,不用再担心出现跳闸或保险烧断的情况,我们要开足马力喂养,争取在销售时节多出栏。”说到农网改造带来的便利,平安子诺肉牛养殖公司负责人马生虎赞不绝口。

  同年10月12日,地处三江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再传喜讯,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3200万元建设的玛多4.4兆瓦村级扶贫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作为国内海拔最高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后年发电量将达680万千瓦时,惠及当地11个贫困村的628户、1686名贫困人口。

  “十三五”期间,青海计划建成扶贫光伏装机78.95万千瓦,覆盖39个贫困县、1761个贫困村、78450户贫困户;改造42个县农村电网,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

  如何利用好资源禀赋,拉动清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规模优势;加快外送通道建设,这不仅是青海给出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答案,也是青海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根据相关规划,青海计划在2020年建成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14座,装机规模152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9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80%;创建能源领域国家实验室,初步形成太阳能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国家级太阳能装备制造基地,组建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联盟,形成光伏应用与制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此外,“十四五”期间,青海还将建成“海西格尔木—华东地区±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外送绿色电量620亿千瓦时。力争到2025年,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全国首个清洁能源示范省。

  在发展绿色能源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共识的今天,青海在推动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让人们更增添了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青海样本”必将释放更大活力,赢得更大作为。

关键词: 电力, 新能源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