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艺术是相通的,在非艺术的互联网与能源领域其实也一样。去年我们快把“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给说烂了,今年太阳能思维成了它的接盘侠。
一、太阳能思维已经形成
前段时间,让整个太阳能领域为之骚动的新闻莫过于阳光动力2号飞越自由女神像成功降落纽约,完成在美国航程。然后我们基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同学还在肯尼迪机场会见了“阳光动力”2号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贝格(右二)和贝特兰德·皮卡德(右三)。
然后波音也加入了这波热潮,在今年5月份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申请了一项太阳能飞机的专利。这架太阳能无人机的设计看起来略奇怪,主体部分的机翼边上还有两块小型机翼向上折起,这三个部分都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用以吸收能量。
波音的想法很简单,首先它看中了无人机联网的生意,那么如何在此之上继续增加一些噱头和潮流,太阳能思维就再次出现了,因此,从目前来说,虽然还没有一家航空公司研发出商用太阳能飞机,但是太阳能思维就像前几年的互联网思维一样,病毒式传播起来了。
二、互联网思维回顾
那么再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年甚至是现在快被嚼烂了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个啥?太阳能真的能作为互联网思维的下一个接盘侠吗?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2011年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
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
现在几年过去了,这种观念已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了。但“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也演变成多个不同的解释。
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让这个词汇开始走红。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人机交互。
后来在2015年初,我们的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我们的各项改革中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模式,包括习大大也频繁提及过互联网思维,如此一来,所有人都将所有的商业模式、市场行为以及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紧紧围绕互联网思维展开。
简单来说就是数据驱动运营、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收费、微创新,快速迭代。
三、太阳能思维的科技属性
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思维与太阳能思维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前者是一个行业的进化,而后者是一种结构能源的改革,本身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但是从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上来对比,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共通点,比如改变一种固有模式,甚至取代它。
目前来说,还没有人针对太阳能思维提出任何论点,但我们可以从太阳能的发展轨迹发现它的整个诞生过程、发展过程、普及过程都与互联网有很多的相似。最早太阳能因为利用成本高昂,只能出现在一些概念性或者科研性的项目中,就像谷歌研究无人汽车历经多年,仍然处于测试阶段。
而随着太阳能开发及利用的成本逐渐下降,我们的生活中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跟太阳能有关的东西,从太阳能充电宝到背包,太阳能飞机到游艇、太阳能电站到屋顶,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过去太阳能似乎还是很遥不可及,不被大众所了解的新能源,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开始涉及太阳能,而触发所有人产生这一想法的除了它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功能性,更多的还有太阳能所带来的科技属性。
依然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阳光动力2号,其实所有人关注的并非是飞机载了多少人,飞了多少公里,而是它完全打破了一个规则,那就是人类进入蒸汽石油时代之后,一直认为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需要付出代价,比如汽车需要石油,飞机需要燃油,自行车都需要人力,而嫁接太阳能和飞机之间的科技力量才是整个太阳能思维的本质,因为科技驱动了一切。
最简单的例子,如今的家庭太阳能发电系统已经开始逐渐走入普通家庭之中,单纯来看这似乎就是安装一套屋顶设备系统来实现阳光转化为电力的过程,似乎只要准备好所有材料及工具,就能轻松搞定,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公司投入巨大精力去研发那么多的技术软件、功能性产品以及互联网手段去服务这项工程呢?答案就是太阳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使用。
角度研究决定太阳能的转化率高低、位置勘测决定屋面安装太阳能的可用性、网络监控保证太阳能的可持续性运行,因此这一切都需要科技的辅助,我想,这就是太阳能思维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它改变了我们对于太阳能的认识,更加改变了人们在使用太阳能时的认知,就像亚坦新能的slogan一样“科技·专业·美好生活”,即时是小小的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都需要用太阳能的科技思维来服务所有普通家庭的能源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