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电改的大背景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放缓,电力行业开始由短缺变成供大于求。未来电力市场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发电行业未来有可能出现盈亏分化,优胜劣汰。两网将不再能通过旧有权力进行垄断,随着更多资本的涌入,电网领域将出现资本垄断。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6年的夏天持续高温,前些年一到夏季就会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却并未出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称,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过剩。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电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已经持续近三年。
去年开始启动的新一轮电力改革,提出“放开两头,管住中间”,让民间资本看到了进入电力行业的机遇,并逐渐开始参与成立售配电公司、电力交易中心。
在电力供需关系逆转的同时,引入新市场参与者,必然会对原有参与者造成冲击。电改将如何影响各参与方?
从短缺到过剩
与中国很多改革相似,新一轮电改也是被逼出来的。背景是,近年来电力行业开始出现过剩。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0.5%。同期,全国发电量5618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降低。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小时,同比减少349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减少4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29小时,同比减少410小时。
在电力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电源尤其是以煤电为主的火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仍在增加。2015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974万千瓦,同比增长24.2%,其中,水电1608万千瓦,火电6400万千瓦。
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还有1.2亿千瓦的火电在建规模和1.7亿千瓦的火电路条规模。未来随着审批权的下放,大规模新批火电项目的上马,将使电力过剩局面更加严重。
谁的机遇,谁的挑战
我们在“新一轮电改,社会资本机会多”一文中,分析了社会资本面临的机遇,“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新一轮电改,对原来的市场主体则是一种挑战。
——电网:从行政权力垄断到资本垄断
电改将无歧视的开放电网,并促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化,看似打破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垄断,但实际上只是垄断权力的转变——从原有的行政权力垄断到资本垄断。
以互联网行业做类比,虽然看似市场包容度很高,对创业者是一片热土,但是市场准入壁垒也很高,创业者很难撼动BAT三巨头的地位。同样,近10年的行业垄断,使得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市场中更有话语权和号召力,即使发电企业直接参与售电环节,依然存在较大压力。
——发电售电:竞争加剧
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说明发电企业的春天已经过去。国家发改委称,电力需求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高耗能企业需求逐渐放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电力需求放缓是趋势。
电改后,更多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发电和售电环节,未来发电集团可能会直接成立营销售电公司。但从销售角度看,发电厂开始从原有的单一发电业务转变为发电、售电、售后在内的多项业务,包括催缴电费这种细小琐碎的问题,都需要发电企业直接面对,投入的成本更大,承担的风险更多。
未来市场放开了,但是需求降低了,随着电力行业需求不断放缓,市场蛋糕越来越小,参与者却越来越多。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等不断涌入市场,原有火力发电企业是不小的打击。直接参与售电的发电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设备利用小时数,只能不断让利,降低交易电价。那些旧有成本高的发电设备并不能满足现有的市场环节,这类企业要么更换发电设备,要么选择关停。
电力改革会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建立,电力市场更加多元化。从长远看,随着电力装机刚性增长与电力需求迅速下降的矛盾日益尖锐,电力市场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发电行业未来有可能出现盈亏分化,优胜劣汰。两网不再通过旧有权力进行垄断,随着更多资本的涌入,两网将在更加多元化的电力市场进行资本垄断。旧有的发电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只有顺应市场,积极改革,才能找准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