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地也表示,电力行业如果加入“去产能”会出现“不知道淘汰谁好”的情况,因为老机组不多,大多数都是近十年扩张的机组。
同时周大地强调,电力市场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清洁能源占比还比较低,煤电占比较高,过剩是因为近两年煤电建设速度超过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因此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即进一步控制煤电规模。
虽然专家们分析电力行业不太可能出现“自上而下”推动的去产能,但不排除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边际成本,自发进行调整。对此中电联在报告中建议“尽快出台针对电力‘僵尸企业’职工分流、减免银行债务等方面的针对性政策。建议帮助电力企业进行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
电力过剩有“危”有“机”
市场化改革迎来机遇期
电力过剩的影响应该从两面来看,如果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说,当下正是“机遇期”。
“对于电力体制改革来说,阻力主要是两个,价格上涨和供电短缺。但在电力过剩时,这两个情况都不存在,所以当下是改革阻力最小的时候,是一个机遇窗口。”林伯强表示。
2002年那轮电力体制改革之所以止步于“厂网分离”,没有进一步推动“竞价上网”,也与当时的电力供需形势有关。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于2013年在其对电改十年的回顾性文章中表示,电力供应相对宽松是竞价上网的先决条件。“前几年电力供应一直偏紧,通胀的威胁领导十分重视,煤电矛盾突出,尽快解决电力供应紧张成了主要矛盾,竞价上网一直难以实施。”张国宝在其文章中称。
2015年,以中发“9号文”为标志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在电力供应宽松的情况下,此轮改革势如破竹,全面开花,目前多模式试点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1月,除西藏自治区正在制定试点方案外,已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售电侧改革试点,3个省(区)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形成了以综合试点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
此外,定价制度等配套文件也陆续出台。2016年12月,发改委制定出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明确了独立输配电价体系的主要内容、输配电价的计算办法以及对电网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加之此前已颁布的《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电网输配电价监管框架体系。
在电力市场化交易方面,南方电网公司营业范围内,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全部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电力交易机构;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山西、湖北、重庆三省(市)也完成了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2016年,全国包括直接交易在内的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9%。每度电平均降低电价约7.23分,为用户节约电费超过573亿元。
“2017年电力市场化改革会提速,参与竞价上网的电量会再增加。”林伯强表示。此前国家发改委也透露,正在制定《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通知》,拟适时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