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国内,自国内风电、光伏分别于2009、2013年实施标杆电价制度(FIT)以来,国内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分别为14864、7742万千瓦,分别占总装机量的9%、4.7%,年发电量分别为2410、662亿千瓦时,分别占到全部发电量的4%、1%。
国内风电发电占总发电量比重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比重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那么,我国为什么在此时选择尝试推出绿证政策呢?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国内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导致FIT政策的弊端集中显现,补贴拖欠、弃风弃光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国内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行业亟待引入新的政策加以辅佐,以保证后期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
首先,为搭配标杆电价制度的实施,我国于2007年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制度,附加电价征收面向除农业用电以外的省级及以上电网企业服务范围内的电力用户。
随着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需求的增加,我国分别于2012、2013和2016年三次上调除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外的其他用电的征收标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从最初的0.4分/KWh调整至1.9分/KWh。
我国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持续上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然而,虽然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持续上调,但在风电、光伏装机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日益扩大。根据能源局数据及我们估算,2016年底国内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规模已超过700亿元。
在当前国内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整体背景下,持续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将面临较大压力,为解决国内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如何实现补贴资金的“开源”将极其重要,而绿证政策正是其中一项重要手段。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规模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次,弃“风”弃“光”是当下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另一大问题,根据数据,2016年全国弃风电量达497亿千瓦时,弃风率达17.10%;弃光电量70亿千瓦时,弃光率在10.6%左右。尤其是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限电水平达到30%以上。
2016年全国平均弃风率达17.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全国平均弃光率达10.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西北整体电力过剩背景下,电力输送通道不足和调峰能力缺失是新能源行业出现限电的直接原因,从物质基础上看,加速“三北”地区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和实现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是改善弃风弃光的直接途径,但从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看,配额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