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第一步所学习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那该是何等的地方,那该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高的评价,《梁家河》让我从未如此靠近一位领袖的初心。
初读《梁家河》时,我有所明了,也有所困顿。我仅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名普通青年在偏远而又贫困的农村勤奋苦干,却深深的困惑于如此贫瘠环境下的青年,何以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领路人。很快,书中一段简单的描述使我明了,当年15名知青被分派到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些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当时他的随身行李仅有两箱满满当当的书籍。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简陋房屋中挑灯夜读的消瘦青年。而这些乐学、勤学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欠缺的。初入职的我,也带着两个敦实的行李箱,而箱内却只有寥寥几本书,而初入职场的我们最缺的恰恰就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学无止境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环境中脱颖而出并挑起大梁的事迹堪称青年学习成长的楷模,而榜样的力量一次次的鼓励着我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下坚定不移的端起手中的书本。
七年艰苦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为了带领梁家河的乡亲们吃饱饭,在陕北冬季的天寒地冻里改良水利,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那时打坝,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身体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挽起裤腿就跳到带有冰碴儿的水里。”待寨子沟等五座大坝相继建成,靠天吃饭也随之化作历史的尘埃。作为电力企业的新军,我们即将步入充斥汗水与燥热的生产车间,过去的我可能会退缩,但这些与1969年带领乡亲们在黄土地上战天斗地的习近平总书记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榜样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习近平总书记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自他踏入陕北的那一刻起就根植在他人生的每一步。而我们又何须畏惧那些客观环境呢?消逝在倒班时的韶华,挥洒在巡检路上的汗水,都会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镌刻下闪光的足迹。
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倾斜在天平的哪一侧呢?《梁家河》带我走近习近平总书记青春的同时,也给了我所思问题最有力的答案。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报道梁家河在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的带领下,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随后,他参加了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上,青年习近平毅然将奖励给个人的三轮摩托车换成了有利于乡亲们农业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和一台磨面机。而在企业工作中,总有人会不顾集体利益的损害,去满足个人的蝇头小利。他们会抱怨,他们会叫嚣,为何他们的工作得不到他人的拥护。殊不知,没有一颗为集体奉献的心,再高声的叫喊有什么用呢。当我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一定不会犹豫,那个放弃个人享受,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伟岸身影,始终指引着我在工作道路上走向正确的方向。
“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与当年的“小伙伴”们重聚在梁家河的餐桌,丰盛的菜肴抚去了当年物资匮乏的痕迹,唯留那道风味独特的酸菜。近40年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那时桌上屈指可数的菜品是乡亲们质朴的心意,现在席间琳琅满目的佳肴是新时代的瑰丽生活。平凡的基层生活赋予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人民拥抱更加美好生活的初心,或许满头乌青已平添些许银丝,但箸间仍是熟稔的味道,赤诚的青年仍初心不改,带领着他牵挂的人民,朝着更伟大的方向前进。
《梁家河》读完,职场初心热血涌动,期盼自己,期盼万千奋斗在平凡基层岗位上的大唐青年们,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习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那该是何等的地方,那该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高的评价,《梁家河》让我从未如此靠近一位领袖的初心。
初读《梁家河》时,我有所明了,也有所困顿。我仅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名普通青年在偏远而又贫困的农村勤奋苦干,却深深的困惑于如此贫瘠环境下的青年,何以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领路人。很快,书中一段简单的描述使我明了,当年15名知青被分派到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些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当时他的随身行李仅有两箱满满当当的书籍。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简陋房屋中挑灯夜读的消瘦青年。而这些乐学、勤学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欠缺的。初入职的我,也带着两个敦实的行李箱,而箱内却只有寥寥几本书,而初入职场的我们最缺的恰恰就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学无止境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环境中脱颖而出并挑起大梁的事迹堪称青年学习成长的楷模,而榜样的力量一次次的鼓励着我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下坚定不移的端起手中的书本。
七年艰苦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为了带领梁家河的乡亲们吃饱饭,在陕北冬季的天寒地冻里改良水利,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那时打坝,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身体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挽起裤腿就跳到带有冰碴儿的水里。”待寨子沟等五座大坝相继建成,靠天吃饭也随之化作历史的尘埃。作为电力企业的新军,我们即将步入充斥汗水与燥热的生产车间,过去的我可能会退缩,但这些与1969年带领乡亲们在黄土地上战天斗地的习近平总书记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榜样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习近平总书记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自他踏入陕北的那一刻起就根植在他人生的每一步。而我们又何须畏惧那些客观环境呢?消逝在倒班时的韶华,挥洒在巡检路上的汗水,都会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镌刻下闪光的足迹。
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倾斜在天平的哪一侧呢?《梁家河》带我走近习近平总书记青春的同时,也给了我所思问题最有力的答案。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报道梁家河在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的带领下,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随后,他参加了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上,青年习近平毅然将奖励给个人的三轮摩托车换成了有利于乡亲们农业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和一台磨面机。而在企业工作中,总有人会不顾集体利益的损害,去满足个人的蝇头小利。他们会抱怨,他们会叫嚣,为何他们的工作得不到他人的拥护。殊不知,没有一颗为集体奉献的心,再高声的叫喊有什么用呢。当我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一定不会犹豫,那个放弃个人享受,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伟岸身影,始终指引着我在工作道路上走向正确的方向。
“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与当年的“小伙伴”们重聚在梁家河的餐桌,丰盛的菜肴抚去了当年物资匮乏的痕迹,唯留那道风味独特的酸菜。近40年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那时桌上屈指可数的菜品是乡亲们质朴的心意,现在席间琳琅满目的佳肴是新时代的瑰丽生活。平凡的基层生活赋予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人民拥抱更加美好生活的初心,或许满头乌青已平添些许银丝,但箸间仍是熟稔的味道,赤诚的青年仍初心不改,带领着他牵挂的人民,朝着更伟大的方向前进。
《梁家河》读完,职场初心热血涌动,期盼自己,期盼万千奋斗在平凡基层岗位上的大唐青年们,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