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突飞猛进,短时间内已成全球领跑者。这一成功经验能否为巴西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借鉴?笔者提出了她的思考。
编辑注:此文为中巴太阳能产业特别报道的第一部分,本报道共有两部分,旨在探讨两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上的努力和进展。
2013年对中国光伏来说是启动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几乎从零起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种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光伏从原材料到产品、装备,再到下游发电及运维,各环节市场可以说全面爆发,发展速度震惊世界,早已经完全超越了当初业内人士对这个行业的期待。
2015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43.18GW,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一。德国这个老牌可再生能源强国从2000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EGG法案)以后,累计光伏装机规模到2012年超过32GW。而刚刚起步、基础薄弱的中国只用短短几年就超越了德国十多年的发展成果。其中,中国政府及能源主管部门对光伏产业和市场的扶持和推动政策不可小觑。
然而,中国太阳能产业并不仅仅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便开始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发,当时主要是为了将其用于发展航空事业。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太阳能板制造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尽管行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太阳能已经成为了他们获取能源的一个重要的方式。1996年,政府启动了“光明工程”。这是国家首次出台政策,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那些远离电网的西部无电地区提供能源。
2005年前后,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政策转向以推动出口制造为主导,采取的措施包括发放出口信贷、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以及在几家龙头企业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技术转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工业化国家购买加工设备,另外一种则是像尚德电力创始人、澳籍华人施正荣博士这样的技术型人才的流动。然而,中国国内的新能源发展则侧重于风力发电。2010年代初,中国的太阳能光伏板出口占其总产量的95%左右,其中大部分销往德国和美国。
然而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这一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美欧先后采取反倾销措施,再加上金融危机后经济陷入低迷,出口大幅减少。多晶硅价格走低也让一些签订了原材料长期供货合同的生产企业受到重创。靠地方政府贷款的支撑所取得的生产繁荣,最后也只得借助政府之力打开国内市场来消纳过剩的产能。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专门针对太阳能发展制定了一份以降低太阳能发电价格、扩大光伏系统生产为宗旨的五年规划,而其他一些政策则是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增长率、电力收购保障、上网电价(FITs)、屋顶光伏发电设施补贴、以及“金太阳”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等措施,着力推动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