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热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3.经验总结

  在德国,供热板块占终端能源消费的一半,而国内总共约4000万个家庭用于采暖和热水的能源又占供热板块的三分之二左右。如何提高热能生产效率,增加建筑保温,一直备受关注。从国家的法律条例、供暖设备到房屋结构设计,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节能、环保的观念贯穿始终。

  (1)完善节能法律法规

  德国很早就发现建筑物拥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早在1976年,当时的德国政府就从石油危机中汲取教训,推出了第一部《节能法》和紧随其后的《保温条例》。这些法规不断得到发展,同时根据技术进步加以调整。2002年生效的《节能法》就旨在规范锅炉等供暖设备的节能技术指标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法》要求自2009年起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能源需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用太阳能供热辅助燃气或燃油供热,或者采用热泵、颗粒燃料供热等100%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2013年《节能法》要求自2019年起新建政府公共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2021年起所有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2050年所有存量建筑改造成近零能耗建筑。此外,德国政府还配套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促进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取暖设备发展计划等,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度。

  (2)注重低能耗房屋设计 推广节能供暖设备

  采用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和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是德国实现能效目标的主要技术路线。德国70%的住宅年龄超过35年,其建造时间是在第一个《保温条例》通过之前。许多建筑隔热处理不足,锅炉老旧,供暖使用的也是燃油或天燃气等化石能源。一般德国家庭的年供暖需求约为每平方米居住面积145千瓦时,相当于14.5升石油。高能效的新建筑(被动式节能住宅)仅需十分之一(见图14)。既有建筑可以通过节能改造和改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降低一次能源需要量最多可达80%。改造措施包括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更新建筑构件、升级供热供冷系统和改进控制技术。德国仅在2015年一年就为建筑物节能改造投入了530亿欧元。德国政府通过利率优惠的贷款和补贴为这类改造措施提供支持。

15.png

资料来源:德国外交部

图14 德国不同类型住宅年度供暖功耗(单位:升/平方米)

  扶持政策的一大重点是更换陈旧的供暖设备和从化石能源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1975年,德国一半以上的住宅供暖使用的是燃油,现在这一比例已不足三分之一。住宅新装供暖设备大部分使用的是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热能设施、生物质能暖气和利用环境热源的热泵已经可以覆盖供暖需求的10%以上。为加快更新速度,德国政府自2000年开始为暖气改造提供补贴。

  根据德国建筑物热能需求方面的节能目标,与2008年相比,到2020年,建筑物热力需求要降低20%,可再生能源在热力需求中的占比要达到14%。201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热力需求中的占比已达到13.2%。2008~2016年间,德国国内与建筑物相关的终端能源消费下降了6.3%,降至3234拍焦耳(见图15),即占到其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35%。其中,建筑物采暖约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28%,热水供应和制冷约占5%。虽然住宅面积和有效空间增加,建筑物供热的能源消耗仍然是减少的(个别年份会出现增加是由天气情况所致)。这主要是新建筑和翻新旧建筑能效标准提高的结果。德国政府还计划到2050年将建筑物对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一次能源的需要量降低80%。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能效,还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和制冷方面的比例。

*根据德国2010年能源构想,该国2020年建筑物终端能源消费应较2008年下降20%。

资料来源:Working Group of Energy Balances, Anwendungsbilanzen

图15 德国建筑物终端能源消费

  (3)培养民众节能意识

  数十年来,德国公众逐渐培养起了对高效利用能源的意识。德国人习惯在出门前或入睡前调低暖气用量,如果家中长时间无人就直接关掉暖气阀门,以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德国政府在引导国民节能方面也采用了多重手段,如执行热量计量,使能源消费透明化,通过查询消费账单了解用户的节能意识和用能习惯,督促用户节能,并通过配备恒温阀帮助用户节能。再如通过电价、油价调整来限制电暖气、油供暖的使用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全球供热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杨永明 发布时间:2019-02-14 来源: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3.经验总结

  在德国,供热板块占终端能源消费的一半,而国内总共约4000万个家庭用于采暖和热水的能源又占供热板块的三分之二左右。如何提高热能生产效率,增加建筑保温,一直备受关注。从国家的法律条例、供暖设备到房屋结构设计,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节能、环保的观念贯穿始终。

  (1)完善节能法律法规

  德国很早就发现建筑物拥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早在1976年,当时的德国政府就从石油危机中汲取教训,推出了第一部《节能法》和紧随其后的《保温条例》。这些法规不断得到发展,同时根据技术进步加以调整。2002年生效的《节能法》就旨在规范锅炉等供暖设备的节能技术指标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法》要求自2009年起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能源需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用太阳能供热辅助燃气或燃油供热,或者采用热泵、颗粒燃料供热等100%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2013年《节能法》要求自2019年起新建政府公共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2021年起所有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2050年所有存量建筑改造成近零能耗建筑。此外,德国政府还配套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促进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取暖设备发展计划等,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度。

  (2)注重低能耗房屋设计 推广节能供暖设备

  采用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和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是德国实现能效目标的主要技术路线。德国70%的住宅年龄超过35年,其建造时间是在第一个《保温条例》通过之前。许多建筑隔热处理不足,锅炉老旧,供暖使用的也是燃油或天燃气等化石能源。一般德国家庭的年供暖需求约为每平方米居住面积145千瓦时,相当于14.5升石油。高能效的新建筑(被动式节能住宅)仅需十分之一(见图14)。既有建筑可以通过节能改造和改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降低一次能源需要量最多可达80%。改造措施包括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更新建筑构件、升级供热供冷系统和改进控制技术。德国仅在2015年一年就为建筑物节能改造投入了530亿欧元。德国政府通过利率优惠的贷款和补贴为这类改造措施提供支持。

15.png

资料来源:德国外交部

图14 德国不同类型住宅年度供暖功耗(单位:升/平方米)

  扶持政策的一大重点是更换陈旧的供暖设备和从化石能源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1975年,德国一半以上的住宅供暖使用的是燃油,现在这一比例已不足三分之一。住宅新装供暖设备大部分使用的是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热能设施、生物质能暖气和利用环境热源的热泵已经可以覆盖供暖需求的10%以上。为加快更新速度,德国政府自2000年开始为暖气改造提供补贴。

  根据德国建筑物热能需求方面的节能目标,与2008年相比,到2020年,建筑物热力需求要降低20%,可再生能源在热力需求中的占比要达到14%。201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热力需求中的占比已达到13.2%。2008~2016年间,德国国内与建筑物相关的终端能源消费下降了6.3%,降至3234拍焦耳(见图15),即占到其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35%。其中,建筑物采暖约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28%,热水供应和制冷约占5%。虽然住宅面积和有效空间增加,建筑物供热的能源消耗仍然是减少的(个别年份会出现增加是由天气情况所致)。这主要是新建筑和翻新旧建筑能效标准提高的结果。德国政府还计划到2050年将建筑物对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一次能源的需要量降低80%。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能效,还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和制冷方面的比例。

*根据德国2010年能源构想,该国2020年建筑物终端能源消费应较2008年下降20%。

资料来源:Working Group of Energy Balances, Anwendungsbilanzen

图15 德国建筑物终端能源消费

  (3)培养民众节能意识

  数十年来,德国公众逐渐培养起了对高效利用能源的意识。德国人习惯在出门前或入睡前调低暖气用量,如果家中长时间无人就直接关掉暖气阀门,以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德国政府在引导国民节能方面也采用了多重手段,如执行热量计量,使能源消费透明化,通过查询消费账单了解用户的节能意识和用能习惯,督促用户节能,并通过配备恒温阀帮助用户节能。再如通过电价、油价调整来限制电暖气、油供暖的使用等。

关键词: 电力, 供热,能源消费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