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电力事业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80年,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大国。在国内,电网从独立、分散、弱小逐步建成全国互联、互通、互供的统一大电网,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海外,我国持续推动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等多个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同时,推动资金、产能、技术成功“走出去”,在欧洲、南美洲、澳洲,我国电网企业投资运行的项目,实现了与当地社会的共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在绿色发展理念的驱动下,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进化成为新的发展目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电网人有条件也有义务主动把握机遇,做大、做精、做强综合能源服务,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启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国内大电网互联互通
“1999年前,我国各区域电网互不相连,各管各的。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和西藏自治区,又分为若干个小的地方电网。”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撰文回忆我国电网早期的发展格局。其中,西藏最初只有连接拉萨和日喀则的藏中电网,林芝、昌都、阿里都是独立的小电网;在新疆,有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北疆电网和以库尔勒为中心的南疆电网互不相连。随后,我国加快开启了电网互联的进程,推进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华中电网与西北电网等互联互通,并加强海南岛与大陆联网、大陆向港澳供电。
其中,在华中与周边电网互联方面,2005年8月,灵宝换流站建成,将华中电网与西北电网相连,2013年11月又建成陕西宝鸡-四川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使西北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结成异步电网;2009年1月投运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使华北电网和华中电网联结成一个同步大电网;2004年6月,三峡-广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产,使华中电网与南方电网成为互联的异步电网。2008年11月投运的高岭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则把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联结成一个异步电网。
在各区域电网互联的同时,省(区、市)间的电网互通也进一步加强。其中,2010年建成的乌吐哈750千伏、哈密-甘肃永登750千伏输电工程,实现了西北电网与新疆电网相连;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投运,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历史,从此与西北电网相连。
此外,各省(区、市)内电网也进一步互联。其中,西藏逐渐形成“一大两小”三个电网,即藏中电网、阿里电网和昌都电网,藏中电网通过青藏联网与西北电网相连;2014年11月,川藏联网投运,使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接通,结束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目前正在建设的藏中联网将实现青藏联网与川藏联网互联、藏中藏东电网互联,进而与青海、四川电网互联,显著增强西藏中东部地区的电网结构。在新疆,2016年11月,750千伏伊犁-库车输变电工程投运,标志着新疆全面建成750千伏主网架。
南方区域,在海南岛供电方面,2009年6月,南网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一回联网工程贯通,结束了海南岛孤网运行的历史。
同时,多年来,南网持续加强与港澳开展电力合作。其中,通过4回400千伏线路、7回132千伏线路与香港电网相联并互相供电,通过6回220千伏线路向澳门供电,并有3回110千伏线路(热备用)与澳门相联。2017年通过南网向香港的送电量占其用电量的28.8%,向澳门的送电量占其用电量的73.5%。
高压输电技术领跑世界
2018年6月21日,世界首个±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台±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在新疆昌吉特变电工生产基地发运,这是该工程加快建设的一个缩影。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表示,该工程是国家实施“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于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实现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前,我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330千伏,即1972年6月投产的西北电网龙羊峡-天水-关中33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其余都是220(110)千伏以下的电网。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400千伏、500千伏、±500千伏、±660千伏、750千伏、±800千伏、1000千伏等各电压等级交直流电网全面、协调发展,并向±1100千伏电网迈进,奠定并巩固我国在世界高压输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电网输送容量不断增大。截至目前,我国投运“八交十三直”(国网“八交十直”、南网“三直”)特高压工程,其中直流电压等级从±800千伏升高到±1100千伏,交流达1000千伏;±800千伏直流的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提高到720万千瓦、800万千瓦、1000万千瓦,±1100千伏直流的设计输送容量达1200万千瓦。
在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网企业自主创新,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推动特高压在系统方案、工程设计、设备研制、建设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特高压成套设备和关键原材料、组部件国产化,带动了机械、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惠及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在南方区域,已投运的滇西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设防抗震级别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建设的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4项世界第一,即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首个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除特高压外,我国还在科技攻关新一代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并获得多项突破。2月28日,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国网董事长舒印彪在开工动员会上表示:“张北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真正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将创造12项世界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电网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工程将柔性直流输电电压提升至±500千伏,单换流器额定容量提升到150万千瓦。
资金、产能、标准同步“走出去”
除互联互通外,电网在其他领域“走出去”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电力工业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在技术、装备和管理上具有显著优势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为全球能源转型和解决电力贫困做出积极贡献。”舒印彪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截至目前,国网已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7个国家和地区骨干能源网,境外投资195亿美元,境外资产655亿美元,所有项目运营平稳,全部盈利。
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2017年12月,我国首个海外特高压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一期工程提前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成功走向世界。
此外,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中唯一的输变电项目,也是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输电领域首次允许外资开发的大型项目,对打通巴基斯坦南电北送的输电走廊意义重大……据统计,截至目前,国网已在缅甸、老挝、波兰、埃及、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国家骨干电网工程,电工装备出口到83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工程及电工装备出口合同额累计超过400亿美元。
除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国际产能合作外,国网还注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电力标准互认互通,并在海外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中国标准。该公司全面掌握一批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其中,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与美国、德国、日本标准并列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
南网也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实施了一批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老挝,2018年6月26日,南网建设的首个海外BOT投资项目——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下闸蓄水。此前,由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投资、南网承建的老挝230千伏北部电网EPC项目已于2015年9月27日投运,使老挝北部电网由115千伏提级到230千伏,形成全国统一的230千伏骨干网架。
此外,今年5月底,南网投资建设的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BOT项目1号机组可靠性试运行成功,为后续机组性能试验完成后转入商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该项目是中国在越最大投资项目,也是在越投资的首个电力BOT项目。
向能源互联网迈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就是再电气化,因此在能源变革与发展中,集能源输送、市场交易、优化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电网将处于中心环节,这也意味着,电网势必将发挥高效输能平台、安全配置平台、经济运行平台、友好互动平台的重要作用,并向能源互联网进化。为此,2018年伊始,两大电网企业相继确定了新时代发展目标,其中国网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南网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位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前列。
为实现这一目标,电网企业相继实施一系列举措。国网提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推动公司从单一能源供应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变。目前,该公司经营区各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已相继挂牌成立。同时,国网加快推动“互联网+”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集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等多种属性于一体的智慧车联网平台。近日,美国爱迪生电气协会宣布国家电网公司智慧车联网项目获2018年度国际爱迪生奖,使国网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电力企业。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国网累计建成充换电站6286座、充电桩5.6万个,经营区形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覆盖3.1万公里高速公路和150多个城市。智慧车联网平台同时接入其他运营商18.3万个充电桩,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充电网及车联网平台。此外,智慧车联网平台还入驻新能源车企15家、充电桩企业24家,上线75款汽车产品、71款充电桩产品,开展创新服务业务近20项,培育了能源领域“分享经济”新模式、新产业,有力支撑了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车联网是公司通过推动双创与优质服务、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出了央企培育‘分享经济’新业态、打造发展新引擎的一种新模式。”国网相关人士介绍,“同时,通过推动‘双创’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相结合,提出了央企依托线上服务平台、促进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光伏云网运行、储能云上线、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运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发电数据中心投用……“电网+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国网向能源互联网企业迈进的步伐不断提速。
另据悉,截至目前,南网西电东送已形成“八条交流、十条直流”共18条500千伏及以上西电东送大通道,送电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2017年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装机占比分别为50.8%、50.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该公司“总部抓总、省公司做实、基层供电局强基、竞争类公司搞活”的管控模式基本建立,“一主两翼(电网管制业务,综合能源服务板块和金融板块的竞争业务)、国际拓展”的产业发展布局初具雏形,加快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前列迈进。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我国的电力事业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80年,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大国。在国内,电网从独立、分散、弱小逐步建成全国互联、互通、互供的统一大电网,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海外,我国持续推动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等多个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同时,推动资金、产能、技术成功“走出去”,在欧洲、南美洲、澳洲,我国电网企业投资运行的项目,实现了与当地社会的共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在绿色发展理念的驱动下,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进化成为新的发展目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电网人有条件也有义务主动把握机遇,做大、做精、做强综合能源服务,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启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国内大电网互联互通
“1999年前,我国各区域电网互不相连,各管各的。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和西藏自治区,又分为若干个小的地方电网。”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撰文回忆我国电网早期的发展格局。其中,西藏最初只有连接拉萨和日喀则的藏中电网,林芝、昌都、阿里都是独立的小电网;在新疆,有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北疆电网和以库尔勒为中心的南疆电网互不相连。随后,我国加快开启了电网互联的进程,推进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华中电网与西北电网等互联互通,并加强海南岛与大陆联网、大陆向港澳供电。
其中,在华中与周边电网互联方面,2005年8月,灵宝换流站建成,将华中电网与西北电网相连,2013年11月又建成陕西宝鸡-四川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使西北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结成异步电网;2009年1月投运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使华北电网和华中电网联结成一个同步大电网;2004年6月,三峡-广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产,使华中电网与南方电网成为互联的异步电网。2008年11月投运的高岭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则把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联结成一个异步电网。
在各区域电网互联的同时,省(区、市)间的电网互通也进一步加强。其中,2010年建成的乌吐哈750千伏、哈密-甘肃永登750千伏输电工程,实现了西北电网与新疆电网相连;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投运,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历史,从此与西北电网相连。
此外,各省(区、市)内电网也进一步互联。其中,西藏逐渐形成“一大两小”三个电网,即藏中电网、阿里电网和昌都电网,藏中电网通过青藏联网与西北电网相连;2014年11月,川藏联网投运,使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接通,结束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目前正在建设的藏中联网将实现青藏联网与川藏联网互联、藏中藏东电网互联,进而与青海、四川电网互联,显著增强西藏中东部地区的电网结构。在新疆,2016年11月,750千伏伊犁-库车输变电工程投运,标志着新疆全面建成750千伏主网架。
南方区域,在海南岛供电方面,2009年6月,南网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一回联网工程贯通,结束了海南岛孤网运行的历史。
同时,多年来,南网持续加强与港澳开展电力合作。其中,通过4回400千伏线路、7回132千伏线路与香港电网相联并互相供电,通过6回220千伏线路向澳门供电,并有3回110千伏线路(热备用)与澳门相联。2017年通过南网向香港的送电量占其用电量的28.8%,向澳门的送电量占其用电量的73.5%。
高压输电技术领跑世界
2018年6月21日,世界首个±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台±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在新疆昌吉特变电工生产基地发运,这是该工程加快建设的一个缩影。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表示,该工程是国家实施“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于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实现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前,我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330千伏,即1972年6月投产的西北电网龙羊峡-天水-关中33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其余都是220(110)千伏以下的电网。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400千伏、500千伏、±500千伏、±660千伏、750千伏、±800千伏、1000千伏等各电压等级交直流电网全面、协调发展,并向±1100千伏电网迈进,奠定并巩固我国在世界高压输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电网输送容量不断增大。截至目前,我国投运“八交十三直”(国网“八交十直”、南网“三直”)特高压工程,其中直流电压等级从±800千伏升高到±1100千伏,交流达1000千伏;±800千伏直流的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提高到720万千瓦、800万千瓦、1000万千瓦,±1100千伏直流的设计输送容量达1200万千瓦。
在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网企业自主创新,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推动特高压在系统方案、工程设计、设备研制、建设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特高压成套设备和关键原材料、组部件国产化,带动了机械、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惠及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在南方区域,已投运的滇西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设防抗震级别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建设的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4项世界第一,即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首个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除特高压外,我国还在科技攻关新一代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并获得多项突破。2月28日,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国网董事长舒印彪在开工动员会上表示:“张北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真正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将创造12项世界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电网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工程将柔性直流输电电压提升至±500千伏,单换流器额定容量提升到150万千瓦。
资金、产能、标准同步“走出去”
除互联互通外,电网在其他领域“走出去”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电力工业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在技术、装备和管理上具有显著优势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为全球能源转型和解决电力贫困做出积极贡献。”舒印彪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截至目前,国网已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7个国家和地区骨干能源网,境外投资195亿美元,境外资产655亿美元,所有项目运营平稳,全部盈利。
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2017年12月,我国首个海外特高压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一期工程提前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成功走向世界。
此外,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中唯一的输变电项目,也是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输电领域首次允许外资开发的大型项目,对打通巴基斯坦南电北送的输电走廊意义重大……据统计,截至目前,国网已在缅甸、老挝、波兰、埃及、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国家骨干电网工程,电工装备出口到83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工程及电工装备出口合同额累计超过400亿美元。
除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国际产能合作外,国网还注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电力标准互认互通,并在海外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中国标准。该公司全面掌握一批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其中,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与美国、德国、日本标准并列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
南网也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实施了一批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老挝,2018年6月26日,南网建设的首个海外BOT投资项目——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下闸蓄水。此前,由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投资、南网承建的老挝230千伏北部电网EPC项目已于2015年9月27日投运,使老挝北部电网由115千伏提级到230千伏,形成全国统一的230千伏骨干网架。
此外,今年5月底,南网投资建设的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BOT项目1号机组可靠性试运行成功,为后续机组性能试验完成后转入商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该项目是中国在越最大投资项目,也是在越投资的首个电力BOT项目。
向能源互联网迈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就是再电气化,因此在能源变革与发展中,集能源输送、市场交易、优化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电网将处于中心环节,这也意味着,电网势必将发挥高效输能平台、安全配置平台、经济运行平台、友好互动平台的重要作用,并向能源互联网进化。为此,2018年伊始,两大电网企业相继确定了新时代发展目标,其中国网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南网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位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前列。
为实现这一目标,电网企业相继实施一系列举措。国网提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推动公司从单一能源供应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变。目前,该公司经营区各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已相继挂牌成立。同时,国网加快推动“互联网+”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集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等多种属性于一体的智慧车联网平台。近日,美国爱迪生电气协会宣布国家电网公司智慧车联网项目获2018年度国际爱迪生奖,使国网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电力企业。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国网累计建成充换电站6286座、充电桩5.6万个,经营区形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覆盖3.1万公里高速公路和150多个城市。智慧车联网平台同时接入其他运营商18.3万个充电桩,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充电网及车联网平台。此外,智慧车联网平台还入驻新能源车企15家、充电桩企业24家,上线75款汽车产品、71款充电桩产品,开展创新服务业务近20项,培育了能源领域“分享经济”新模式、新产业,有力支撑了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车联网是公司通过推动双创与优质服务、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出了央企培育‘分享经济’新业态、打造发展新引擎的一种新模式。”国网相关人士介绍,“同时,通过推动‘双创’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相结合,提出了央企依托线上服务平台、促进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光伏云网运行、储能云上线、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运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发电数据中心投用……“电网+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国网向能源互联网企业迈进的步伐不断提速。
另据悉,截至目前,南网西电东送已形成“八条交流、十条直流”共18条500千伏及以上西电东送大通道,送电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2017年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装机占比分别为50.8%、50.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该公司“总部抓总、省公司做实、基层供电局强基、竞争类公司搞活”的管控模式基本建立,“一主两翼(电网管制业务,综合能源服务板块和金融板块的竞争业务)、国际拓展”的产业发展布局初具雏形,加快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前列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