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节能环保> 综合新闻

生态环境部将尽快在线上开展第一单碳排放权交易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1-02-07 10:53:17

试点走向全国,成交量有望翻倍

  “这项工作从2011年起试点先行,截至2020年8月,7个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成交额超过90亿元。”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介绍。

  试点实践证明,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碳排放问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湖北碳市场现有各类主体9800多个,有效覆盖了工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电力、钢铁、水泥和化工四大行业的排放量,占纳入企业的81%。”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纳入企业累计实现减排收益3.5亿元,市场化减排激励机制初步形成。另有217万吨省内贫困地区产生的碳减排量进入市场交易,带动收益超5000万元。

  李高表示,以试点为基础,全国碳市场自2017年底启动筹备,经过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如今进入真正的配额现货交易阶段。除了首批纳入2225家发电企业,钢铁、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也已经做了长期准备,下一步要考虑加快纳入。

  “我国发电行业全年碳排放总量约为40亿吨。因此,尽管目前只有电力一个行业参与交易,全国市场启动后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进一步称,多方预测显示,2021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或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个试点交易总量的3倍。未来碳市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整个“十四五”期间交易量较“十三五”有望增加3-4倍。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

参与度不足导致碳价频繁波动

  李高同时指出,我国碳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仍将继续增长,与发达国家在已经达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建立碳市场不同。也正因此,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坦言,各大试点市场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长期存在价格波动较大、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由试点向全国过渡的过程中,碳价是市场能否成功运转的关键。“好的市场需要一个有效的价格机制和很高的市场参与度,完善价格机制是首要任务。各大试点均以电力行业作为主要参与对象,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其它工业领域,涉及的企业单位仍然较少,再加上准入门槛限制,碳市场活跃度并不算高。以碳中和目标为契机,需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专业人员,同时加入更多交易产品,以提高碳市场的有效性。”

  以北京碳市场为例,自2013年11月开市以来,其成交价格一直位居七大试点之首。但记者梳理发现,碳价波动同样频繁,比如近半年成交均价低至约10元/吨、而高点却近100元/吨。

  “企业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与碳价走势息息相关。碳配额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排放二氧化碳的上限,配额用尽,企业就需要花钱购买碳排放权。然而,很多企业平时不积极,直到发现配额不足时才扎堆,供小于求的情况难免推高价格,导致一年不同时期碳价差别很大。”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称,背后反映出企业减排意识不强的问题。只有将交易行为平摊到全年,抓住合适时机“高卖低买”,才能避免碳价过高、加重成本。

 尽快开展线上第一单碳交易

  那么,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全国碳市场?王科建议换个视角,把碳配额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像大宗商品一样参与买卖。“碳市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买卖配额,或加重企业负担,而是用经济手段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减排。一方面,碳减排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到了履约监管时才急着购买配额、应付交差;另一方面,企业如果能积极主动减少排放,自己‘省’下来的配额还可以卖给别人,从中获取一定收益。”

  王科还称,作为碳市场的初始环节,碳配额的分配直接影响减排成本及交易积极性。主管部门需谨慎把握初始配额的松紧程度。分配过松,对企业约束力不够,减排压力反被减弱;由于碳价暂时无法通过电价传导,分配也不宜过紧,造成企业成本上升过快。全国碳市场刚刚运行,需要做好风险控制,真正督促和帮助企业减排。

  在电力行业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气候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将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年综合能耗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纳入其中。既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也要重视电力和热力使用的间接排放。在我国电力市场尚缺乏价格传导机制的情况下,将促进电力消费部门节电与发电部门提效的联动,这也是我国碳市场设计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特点。

  记者了解到,生态环境部将尽快在线上开展第一单碳排放权交易。“我们将抓紧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中开户,做好发电行业率先开展交易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李高透露。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英国碳市场建设缓慢引担忧

英国“脱欧”协议达成至今已有月余,但宣布将自建本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英国政府尚未完善相关立法,英国企业于是“加紧”购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份额。
动态 2021-02-07

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上线

  本报讯 2月3日,中国华电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相关生产大数据正式接入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该公司负责人可以登录监测平台,即时了解企业碳排放量,为企业控制与管理碳排放量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动态 2021-02-05

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上线

  本报讯 2月3日,中国华电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相关生产大数据正式接入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该公司负责人可以登录监测平台,即时了解企业碳排放量,为企业控制与管理碳排放量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技术创新 2021-02-05

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上线

2月3日,中国华电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相关生产大数据正式接入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该公司负责人可以登录监测平台,即时了解企业碳排放量,为企业控制与管理碳排放量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电力物联网 2021-02-05

生态环境部:牵住降碳为源头治理“牛鼻子”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将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焦点头条 2021-02-04

生态环境部:牵住降碳为源头治理“牛鼻子”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将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政策 2021-02-04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和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形成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我国工业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
焦点头条 2021-02-02

全国性碳交易开启,屋顶将成为企业绿色电力的“第二生产线”!

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全国碳市场也同步上线。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后,在考虑期货等衍生品的情况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碳交
行业要闻 2021-02-01

全国性碳交易开启,屋顶将成为企业绿色电力的“第二生产线”!

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全国碳市场也同步上线。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后,在考虑期货等衍生品的情况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碳交
政策 2021-02-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