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微电网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目前,全球微电网发展迅速,规划、在建以及投入运行的微电网示范工程超过400个,辐射到北美、欧洲、东亚、非洲、拉美等地区。
微电网(Micro-Grid)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
根据美国调查公司Navigant Research公司去年12月22日发布的微电网相关技术的市场预测,预计2023年微电网产业覆盖到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50亿美元以上。
SBIEnergy预测,到2020年,北美的市场份额将会从74%下降到62%,而亚洲和欧洲的市场份额将分别上升到17%和11%。亚洲市场的增幅最大,而亚洲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市场。
美国至今为止在全球的微电网市场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根据研究咨询公司Global Data的报告,2012年美国微电网行业收入为36亿美元,2020年有望达到57亿美元。美国微电网产业覆盖面广,除了通常的居民、大学等各个领域,美国还将微电网用于国防基地的国家。
此外,在2015年2月美国圣地亚哥天然气与电力公司国家获得了能源委员给予对加州微电网扩张的500万美元补贴。这些补贴将用于导入26MW光伏电站,预计在2016年中期完成,届时将成为美国最大规模的微电网。欧洲于1998年就开始开展微电网的研究,并重视示范工程的建设,微电网工程几乎辐射到欧洲的各个国家。
日本由于自身地理条件,微电网以海岛独立电网项目为主。
不难看出,国外微电网项目的共同特点主要有:
(1)企业和政府联合推行微电网项目的运营;
(2)政府重视微电网利益分配机制、成本补偿机制等相关政策的制定以保证运营商的利益;
(3)项目发展初期依赖相关激励政策的支持;
(4)微电网运营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实际效果的评价。而这几个国家也在研究领域上有所侧重,美国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微电网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量,欧洲重点研究多个微电网的互连和市场交易问题,而日本则是研究微电网的控制与储能技术。
国内微电发展处起始阶段,重在解决分布式发电并网问题和欧美等国的微电网研究现状相比,我国微电网的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但微电网的特点适应我国电力发展的需求和方向,发展路线明确。
从我国微电网发展路线并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微电网的发展的重点为解决分布式发电的并网问题。处于电力系统管理边缘的分布式发电并网会造成电力系统不可控、不安全和不稳定,从而影响电网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所以分布式发电面临技术障碍和质疑,也就造成诸多弃风、弃光现象。
我国边远地区扩展传统电网成本高,且采用化石燃料发电对环境的损害大。考虑到边远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我国建设了大批利用本地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独立微电网项目来解决我国边远地区供电问题。
我国约有450个海岛上有居民,部分海岛用电主要依靠柴油发电在有限时间内提供电能,大部分海岛居民生活在缺电的状态中。考虑到向海岛运输柴油的高成本和困难性以及海岛所有的丰富可再生能源,我国建设了大批利用海岛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独立微电网项目来解决海岛供电问题。
城市微电网示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集成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提供高质量及多样性的供电可靠性服务、冷热电综合利用或发挥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