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木匠工作时不慎把手表掉到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抱怨,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想找回心爱的手表。许多同伴也提着灯帮他一起找,可都没找到。等这些人都失望地走开后,木匠的儿子悄悄走进屋子,没一会儿工夫,就找到了手表。木匠既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是怎么找到的?”孩子回答:“我只是静静地趴在地上,一会儿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于是就找到手表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慌乱和抱怨时寻找出路往往会迷失方向。不妨保持冷静,学着对问题进行“冷”处理,或许出路就会出现在你面前。所谓“冷”处理,不代表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而是在遇事后三思而行,不急不躁,做事有法,处事得当,最终顺利解决问题。
我和爱人从事工种不一样,都在国网县供电公司工作,因工作常分隔两地,主要靠电话沟通联系。一次,我“见识”了他工作中的另一面:那段时间因现场工期紧、任务重,他的工作压力格外大,整个人也变得焦躁不安。由于我们俩通话后相互之间没有及时挂断,我便听到他急躁地喊道:“电线怎么还没有放好?抓紧催啊!工期这么紧,再多加派人呀……”挂了电话,我有些担忧,便给他发了个信息:先冷静下来,再思考问题;热爱工作,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多年来,这样的情景经常上演。慢慢地,我发现他的性格变得不再那么急躁了,处理问题更多的是冷静沟通而不是简单地“吼人”。欣慰不已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心态转变对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党建工作要考核了”“年底了,宣传任务还没完成”“孩子的学习成绩又退步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面对形形色色的烦恼与压力,但“着急上火”“鸵鸟埋头”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遇到难题,我习惯用冷水洗把脸,面对镜子默念:一定要冷静,不能慌不择路。冷静之后,我条分缕析,细心梳理年初制定的党建工作计划,查缺补漏;联系宣传部门,借力展开新闻宣传工作;对孩子多加关怀,帮他疏解心理障碍……逐项击破问题后,发现这些曾令自己忙得鸡飞狗跳的事,其实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遇到急事,用冷水洗把脸,来一杯花茶,静思解决问题之道,再着手落实,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古人不止一次向我们展示行动的力量和冷静的益处。古人嵇康的养生论对“心静”有这样的论述: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说,无论冬冷夏热,遇事都要心平气和。(王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