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一过,春节的脚步似乎快了许多,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回想起无忧无虑的小时候以及小时候过的年。
小时候,各家各户的日子都挺紧巴!大人们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不多,我们也就在这种疏于被照顾、被关注中不知不觉地长大了。小时候,过新年对于我们小孩子就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吃,意味着可以不做作业使劲玩儿、可以不挨家长的骂还可以得到压岁钱……所以,小孩子们比大人们对于过年寄予了更多的企盼和憧憬。
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在年三十的清晨就起床忙碌,她为孩子们蒸煮过年的食物———炖猪头猪蹄、烧肉、烧豆腐……我在睡眼惺忪时就能闻到一股特别的香气———这是我脑海中最原始的新年味道。
印象中过年的讯息最先却是从杀猪的叫声中传递过来的。养了一年的肥猪被几个有经验的男人们追赶着跑几圈,最终被牢牢地按在方形小炕桌上,凄厉的叫声划过耳际能够传出几里地……但那个时候,看杀猪却是小孩子过年寻的一大乐子,猪“绝命”的叫声也给大家伙儿带来莫名的兴奋,从猪的叫声中我们仿佛也闻到了小时候炖猪肉的香味儿,小时候吃猪肉的次数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这种香味对于那时的人们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随后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家”,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清除一年积垢的尘土。一天的劳作之后,每家每户里里外外“旧貌换新颜”,有了一个新年的样子。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母亲嘱咐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千万不能乱说话,特别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否则是会影响一年的运气的,老人们常常把一年中的不顺和过年时说过的不吉利的话联系在一起,更加增添了年的神秘。
腊月二十九更是热闹集市,是专门为那些到了年根儿,忙忙碌碌还没有置办齐全年货的人们准备的。通常是全家上阵,去街市上挑这儿选那。对于大人们来讲,置年货,对联爆竹、鸡鱼肉肯定是少不了的;青菜韭菜在大年三十那天买好就行,无需事先准备,水果、糖、花生、瓜籽一样都不能少。而对于小孩子,小孩子过年总归要有新衣服来换的,而且还必须留到大年三十才能换上,穿新衣、戴新帽,辞旧岁迎新年。
除夕夜家家户户围着火炉“守岁”,喜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过年的气氛一下子浓烈起来。一家人围坐在满满一桌菜边吃边谈论一年来的收获和来年的打算,小孩子们边围着大人们插科打诨边听着小收音机的南腔北调……我小时候守岁,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父母亲为自己准备的衣服是什么样子和压岁钱是多少,母亲往往在后半夜才把新衣服和压岁钱准备就绪,我就眼巴巴地等着等着,等到后来,眼皮就像挂上了铅那么沉重!结果大年夜的“守岁”等待往往变成正月初一清早起来的惊喜!
到了正月,迎来送往走亲戚,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不仅可以穿的花花绿绿,吃得满嘴流油,而且小口袋里还能揣满压岁钱——留着买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一直乐到正月十五吃完元宵,年味儿才渐渐散去……
回想至此,蓦然发现,随着年龄与生活水平的与日俱增,年的味道仿佛于我是越来越淡了,小时候新年的味道却仍旧盘亘在记忆里变得越来越浓郁!那是挥之不去的冬天里的味道,更是弥漫心田的一种吉祥的味道、快乐的味道、幸福而永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