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常和母亲背着竹篓去村前的田野里捡猪草,顺手就会把艾草带回来。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开化县桑淤自然村。村前有一片田野,田野中是无边的油菜花海,西边漫到对面村,东边溢到横坑口,像一条金色的带子飘在天地间。那些青青绿绿的艾草,就缀在金色带子上,不十分显眼,但令人欢喜。
田野两边是山,茶树从山脚逶迤到山顶,左山腰凹里有村公墓,山下是一块不种油菜只种水稻的水田,田边有一条河,水声潺潺。春日里,水田里长满没膝深的青草。爷爷喜欢把牛赶到这里,任它吃饱喝足后再肆意滚浆。
那些年在花田里,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微微侧身,轻撩开比我人还高的油菜,踏过铺满马兰头、艾草和叫不出名字的杂草丛,蹲下身子,拔起一把又一把鸡肠草、救心菜、马齿苋、刺儿菜。当箩筐填满后,我们才提起随身携带的竹篮,掏出篮中生了锈的黑色剪刀,采撷另一些春天的馈赠。
那些日子,马兰头、水芹菜是晚间餐桌上固定的舌尖美味。直到三月下旬春光渐浓,马兰头、水芹菜渐老,清明节渐近时,我们才把目标移向艾草。
此时的艾草已脱了稚气,两寸来长壮壮硕硕的样子恰到好处。我依然学着母亲的样子,把鲜嫩绿叶上东倒西歪的枯枝清理干净,左手轻拿起绵软的艾叶,再轻拈青透的枝杆,在咔嚓咔嚓的声响中,把艾草从根部一枝枝剪下。不经意间,手掌中握满了清香。
此时,爷爷总会笑眯眯地来到我们面前,瘦削的身子缓缓蹲下,从蓝色上衣的右口袋里掏出三块番薯干,一块递给母亲,一块递给我,一块留给自己。爷爷十个月时丧父,七岁放牛,分产到户时因不舍生长队里日日相伴的老牛,便用一份良田把它换了出来。爷爷负责老牛的三餐,直到老牛终老。很多时候为了让牛吃饱,爷爷会赶着老牛走很远的路,于是习惯口袋里揣些干粮。那些日子,在春日午后的阡陌上,我们仨一边啃着甜糯的番薯干,一边剪下春天的美味。
每年,爷爷、妈妈和我会一起蹲在田埂上剪四至五次的艾草。清明节前夕,开化人有采艾草做艾粿的习俗,预示清清明明又一年。母亲把先前剪回的鲜嫩艾草清洗、煎煮、捣浆,和着米粉,做上许多青团、艾粿,前后能吃上个把月。艾粿也是祭品的一种。爷爷和父亲总会在清明节当天,提着一竹篮的猪肉、艾粿、酒等祭品,去茶山上的公墓祭奠太爷爷和太奶奶。
那些年,母亲总是雷打不动地把最后剪回的艾草挑捡干净,晒干收藏,以备来年爷爷腿疾复发时使用。一到青草飘绿的时节,爷爷双腿直筒骨处的皮肤就会出现斑疹,严重时流血流脓,四处求医无果。艾草有祛湿、消毒、止血之效,爷爷每天坚持用艾草水冲洗,腿疾有所缓解,但却无法痊愈。
这个春天,母亲和我依然在村前田野的阡陌上剪艾草,准备艾粿的备料。我们的身旁,依然菜花黄、蜜蜂忙、鸟儿翔,衣裳和头发上依然沾满花瓣和花粉的金黄,只是再也不见爷爷递来的番薯干,不见爷爷蹲在我身旁,不闻爷爷均称的呼吸,不见他老人家用布满青筋的右手掐下一株又一株艾草,然后抖动着山羊胡子说:“喏,我又择了一把艾草,人老手不慢吧!”
现在,我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望向茶山,望向山上公墓的中间位置,任泪水模糊视线。爷爷迁居茶山已十八载,每年我们做好的艾粿和青团,只能被装进竹篮,送到山上去。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小时候,我常和母亲背着竹篓去村前的田野里捡猪草,顺手就会把艾草带回来。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开化县桑淤自然村。村前有一片田野,田野中是无边的油菜花海,西边漫到对面村,东边溢到横坑口,像一条金色的带子飘在天地间。那些青青绿绿的艾草,就缀在金色带子上,不十分显眼,但令人欢喜。
田野两边是山,茶树从山脚逶迤到山顶,左山腰凹里有村公墓,山下是一块不种油菜只种水稻的水田,田边有一条河,水声潺潺。春日里,水田里长满没膝深的青草。爷爷喜欢把牛赶到这里,任它吃饱喝足后再肆意滚浆。
那些年在花田里,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微微侧身,轻撩开比我人还高的油菜,踏过铺满马兰头、艾草和叫不出名字的杂草丛,蹲下身子,拔起一把又一把鸡肠草、救心菜、马齿苋、刺儿菜。当箩筐填满后,我们才提起随身携带的竹篮,掏出篮中生了锈的黑色剪刀,采撷另一些春天的馈赠。
那些日子,马兰头、水芹菜是晚间餐桌上固定的舌尖美味。直到三月下旬春光渐浓,马兰头、水芹菜渐老,清明节渐近时,我们才把目标移向艾草。
此时的艾草已脱了稚气,两寸来长壮壮硕硕的样子恰到好处。我依然学着母亲的样子,把鲜嫩绿叶上东倒西歪的枯枝清理干净,左手轻拿起绵软的艾叶,再轻拈青透的枝杆,在咔嚓咔嚓的声响中,把艾草从根部一枝枝剪下。不经意间,手掌中握满了清香。
此时,爷爷总会笑眯眯地来到我们面前,瘦削的身子缓缓蹲下,从蓝色上衣的右口袋里掏出三块番薯干,一块递给母亲,一块递给我,一块留给自己。爷爷十个月时丧父,七岁放牛,分产到户时因不舍生长队里日日相伴的老牛,便用一份良田把它换了出来。爷爷负责老牛的三餐,直到老牛终老。很多时候为了让牛吃饱,爷爷会赶着老牛走很远的路,于是习惯口袋里揣些干粮。那些日子,在春日午后的阡陌上,我们仨一边啃着甜糯的番薯干,一边剪下春天的美味。
每年,爷爷、妈妈和我会一起蹲在田埂上剪四至五次的艾草。清明节前夕,开化人有采艾草做艾粿的习俗,预示清清明明又一年。母亲把先前剪回的鲜嫩艾草清洗、煎煮、捣浆,和着米粉,做上许多青团、艾粿,前后能吃上个把月。艾粿也是祭品的一种。爷爷和父亲总会在清明节当天,提着一竹篮的猪肉、艾粿、酒等祭品,去茶山上的公墓祭奠太爷爷和太奶奶。
那些年,母亲总是雷打不动地把最后剪回的艾草挑捡干净,晒干收藏,以备来年爷爷腿疾复发时使用。一到青草飘绿的时节,爷爷双腿直筒骨处的皮肤就会出现斑疹,严重时流血流脓,四处求医无果。艾草有祛湿、消毒、止血之效,爷爷每天坚持用艾草水冲洗,腿疾有所缓解,但却无法痊愈。
这个春天,母亲和我依然在村前田野的阡陌上剪艾草,准备艾粿的备料。我们的身旁,依然菜花黄、蜜蜂忙、鸟儿翔,衣裳和头发上依然沾满花瓣和花粉的金黄,只是再也不见爷爷递来的番薯干,不见爷爷蹲在我身旁,不闻爷爷均称的呼吸,不见他老人家用布满青筋的右手掐下一株又一株艾草,然后抖动着山羊胡子说:“喏,我又择了一把艾草,人老手不慢吧!”
现在,我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望向茶山,望向山上公墓的中间位置,任泪水模糊视线。爷爷迁居茶山已十八载,每年我们做好的艾粿和青团,只能被装进竹篮,送到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