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记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正密集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围绕未来网络、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新型储能等发展规划正酝酿出台。近来,地方层面也纷纷加快未来产业布局,一批未来网络、氢能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分析指出,对于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谋划布局,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未来产业,下一步,需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链条,实现未来产业核心技术的快速突破。同时,优化相关财政税收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市场力量,推动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
顶层设计加快完善
未来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加快部署和培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在此背景下,近期多个部门密集发声,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路径谋划具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前布局并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具体领域上,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将成为谋划布局重点。具体区域上,将重点围绕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先导示范区,推动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同时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培育若干未来产业。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六部门日前发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提出,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布局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基因编辑等一批未来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还提出,研究编制新型储能规划,进一步明确“十四五”及中长期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
从近期接连发布的地方版“十四五”规划纲要看,未来产业也成为“十四五”时期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例如,安徽将实施“3+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江苏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基因技术、空天与海洋开发、量子科技、氢能与储能等领域,积极开发商业化应用场景,抢占产业竞争发展制高点。浙江提出,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超前布局发展量子信息、物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副所长周游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根本上来说,布局未来产业就是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构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国在未来产业发展整体上已经进入产业化初期发展阶段,对于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谋划布局,将进一步抢占战略性发展先机,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同时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可以满足消费潜在的或未能满足的新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需求。
未来产业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政策红利下,一批未来网络、氢能等重大项目近来相继落地,相关产业发展提速推进。
4月2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简称FITI)高性能主干网正式开通。这一项目将为我国研究和设计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提供国际领先的开放性试验环境。据悉,FITI以纯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技术为主,其高性能主干网的核心节点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35个城市的40所高校,可为各类用户提供未来互联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等的试验服务。
氢能也是未来产业的重要领域。近日,全国首个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示范项目落户山东。该项目将通过纯氢管道输送的方式,开展将氢能利用进入工业园区、社区楼宇和交通移动用能、港口、高速等多场景的应用示范,打造全国首条氢能高速走廊、全国首个万台套氢能综合供能装置示范基地。据悉,由于示范工程涉及企业多、行业跨度广、实施难度大、盈利周期长,山东省将在政策扶持、资金等多方面提供保障。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共同成立示范工程实施工作推进组,围绕示范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给予政策保障,允许示范区在特定范围内“先行先试”,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标准法规。
另外,根据山东省能源局公示的“十四五”期间氢能产业重大示范试点项目第二批名单,共有20个氢能源项目入选,包括8个装备制造项目、9个基础保障项目和3个应用示范项目。
“当前我国氢能发展势头较快。应用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还原剂和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相继落地,氢能多元化应用取得一定进展。”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孙传旺表示,将氢能明确为未来产业突出了氢能在我国科技、产业与能源领域的重要地位,这一举措将引领和推动氢能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专家建言加速产业化应用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产业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未来产业,下一步,需实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产业化应用,同时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表示,未来产业代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未来产业往往具有科技含量高、经营模式创新、高产出附加值、低能源消耗等特点,也往往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波动等发展特征。
对于发展未来产业,她表示,需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链条,鼓励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快速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加强科技人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高精尖”为导向,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切实减轻企业经营发展负担,进一步优化相关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同时需要推出切实有效的举措,加快相关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周游表示,下一步需明确政府对推动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方向,形成推动未来产业的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体制,引导科研机构、企业,应用市场力量积极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建立未来产业发展联盟和基金,进一步发挥市场力量推动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决定性作用。
孙传旺表示,针对氢能发展,未来仍需多措并举。技术上需加大创新扶持和科研补助,重点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同时完善产业规范与标准化体系,推动示范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构建氢能“制-储-输-加-用”一体化的供应链,合力破解氢能发展的成本制约,形成规模化发展。(经济参考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