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彭宗卫)2021年春节前后,一场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在白鹤滩库区火热进行——库区10万移民搬离家园,其中云南省巧家县5万移民离乡进城,从村庄搬进城镇集中安置点。
伴随着大规模移民搬迁,火热的生活在继续,感人的故事在发生。采访中,记者遇到这样几件人和事。
▲ 巧家县北门安置区一角
宋号巧:新娘子的“新岗位”
2020年12月,巧家县移民大搬迁之前,中寨乡一位24岁的姑娘与白鹤滩镇七里村一位移民小伙子举办了婚礼。姑娘叫宋号巧,漂亮、热情、懂事。
几天后,七里村移民全部搬进北门移民安置区。
北门移民安置区是巧家县的一张“名片”。称它为“区”,是因为它大。北门安置区是巧家县“一城三镇”8个移民集中安置区中体量最大的,规划总建筑用地1691.7亩,分6个地块,共建设移民安置房81栋5891套,安置来自白鹤滩镇北门社区、花园社区、七里社区、可福村、鱼坝村移民共4860户13326人。
开春过后,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炎热,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也热上加热。在许多地方,都能感受到白鹤滩移民朝着新生活奔跑的节奏。
“公公去世得早,婆婆把儿子拉扯大很不容易。老房子是三间土房,搬迁后我们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楼房。”宋号巧说,新婚后,一家人是在老屋里过的春节。正月初十,全家就开开心心地搬进了新楼房。
结婚前,宋号巧和未婚夫在昆明一家广告公司打工,看到家乡热火朝天的移民工程建设,看到移民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口子决定回乡,离家人近一点,开启新生活。搬完家,新娘子宋号巧就在移民社区物业公司找到了工作。
▲ 宋号巧(右一)和万鉴毅(左一)和在小区引导移民群众爱护小区环境卫生。 摄影:黄克瑶
大规模移民搬迁进城,一夜之间从农民变市民,群众在生活上有很多地方需要适应。为了帮助移民适应新环境,宋号巧每天的工作就是教老人坐电梯,帮迷路老人找到家门,教移民群众到指定地方倒垃圾……
为了帮助移民适应新生活,安置区建筑承包商成立了物业公司,负责客服、保洁、保安和工程等工作。为了优先移民就业,100多名移民走上了物业管理岗位。
“2月28日北门安置区的搬迁都结束了,81栋房子住进来900多户。群众反映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他们一刻也离不开我们。”看得出来,宋号巧很喜欢她的新岗位。
万鉴毅:向城市进军
跟宋号巧一样,万鉴毅也是移民小区的一名物业管理员。
万鉴毅的老屋在巧家县白鹤滩镇鱼坝村。在村子里,万鉴毅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万鉴毅在家种地养蚕,丈夫进城做水电工,大儿子出去打工,大儿媳在物业公司上班,小儿子在上海读书。移民迁建这几年,巧家县到处都是商机,一家人抓紧挣钱,小日子过得风声水起。移民搬迁后,万鉴毅一家分到两套125平方米楼房。考虑到新添了人口,全家人合计,趁现在价格便宜,又拿出28万元积蓄,多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
“我在家养蚕,一年养四季,一季喂4张蚕种,收入也是论万的。”跟在县城做水电工“挣大钱”的丈夫相比,万鉴毅从不服输。
搬家前夕,万鉴毅在家里杀猪杀鸡,接亲朋好友在老屋聚了一餐。腊月二十六清晨,全家人收拾了一大车东西,搬到北门安置区。临走前,万鉴毅自己配音录下一段视频。她在视频里开心地说:“我们走了,向城市进军!”
“父母辈老人说我们家是从贵州搬迁过来的,但是没有任何证明。现在我录下这段视频,要让子孙后代都记住,我们是从农村搬到城市的!”万鉴毅从抖音里翻出视频,笑着展示给大家看。
万鉴毅说,电站移民搬迁,从农村到城市,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可以“融入城市文化”。“要是有人教,我也想学跳舞。平时最喜欢听歌,用手机听。”万鉴毅喜欢文艺生活,搬进城里,白天上班,晚上可以跳舞唱歌。
北门安置区外有一片巨大的空地,将来要建成沿江广场。美丽的新生活在眼前展开,万鉴毅笑得合不拢嘴。
杨春红:移民搬迁好商机
杨春红不是移民,她的家离白鹤滩很远,但是她瞄准了白鹤滩移民搬迁带来的大好商机。
“我家院子里到处都是我养的花。”杨春红的家住在巧家县荞麦地乡,她从小就喜欢养花,哥哥还在乡镇街上摆了一个花摊。“2020年下半年,我们到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这时候,我看到巧家县城移民工程建设热火朝天。”
建高楼,搬新家,移民生活大变样,花卉绿植将会派上大用场。杨春红兄妹俩从中嗅到了商机。
2021年2月28日,是巧家县5万移民大搬迁最后的日子。2月27日这天是正月十六,杨春红的哥哥开着小货车从昆明批发了8000多块钱的花,拉到金塘移民安置点,当天下午就卖了4000多块钱。
▲ 杨春红在整理她的花摊
“移民都想装点美化自己的新家。百合、枙子花、茶花、凤尾竹,这些花草好卖得很,我们两三天就去进一次货。”杨春红的绿植花卉摊摆在北门安置区便民中心外面,地方政府建起安置区过渡期便民服务中心,在小区门口为移民提供生活服务。
“等对面的门面整理出来后,我考虑租一个门面,长期经营花卉绿植。”杨春红相信,移民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