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孟冬时节,然而对于中国光伏行业来说,2018年似乎早已经历了一场“寒冬”。
自今年 “531新政”出台之后,光伏业内,无数企业身陷困境,深感前途迷茫;光伏业外,各种唱衰光伏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不禁让人疑惑:中国光伏怎么了?中国光伏真的不行了吗?
531新政出台,“杀伤力”不可谓不大
今年6月1日,一则重磅新闻震惊了整个光伏行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当日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因降补贴、限规模,力度超出预期,被称为“史上最严光伏新政”。(由于落款日期为5月31日,所以业界简称“531新政”。)
“531新政”提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GW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显然,这是为高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踩了一脚“急刹车”。
而从内容来看,新政本意是引导中国光伏行业有序发展,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进步。不过,新政中降低光伏补贴标准、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分布式今年只安排10GW规模等具体措施,却让整个行业发展信心遭遇了巨大打击,下半年工作如何开展都成问题。
间接损失过万亿,数百万人或受影响
回首中国光伏发展之路,自2013年以来,经过近5年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五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当前,我国光伏制造业的产能大约150GW,就业人数约250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
新政出台,将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人为限制为25GW左右(其中,分布式光伏10GW,领跑者+光伏扶贫为10.7GW,2017年普通电站项目大约5GW),还不到去年新增装机53GW的一半。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今年照此执行,国内光伏制造业将会有超过50%的产能闲置,继而会造成大量产品滞销,工厂停产或倒闭,甚至引发失业大潮,这将对光伏制造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光伏制造业一旦崩溃,将引发上万亿的间接经济损失,超过数百万人口失业,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在业界看来,中国光伏全产业链可能会由此步入新一波“寒冬”,其杀伤力极有可能跟曾经的欧美对华光伏“双反”一样,造成大量的企业关门倒闭。
关上一扇大门,会开一扇窗吗?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那么,新政是否为光伏行业留下哪怕是一扇窗的机会呢?
在此次新政中,国家能源局对各路指标严格控制,然而对于光伏扶贫却是一大例外。新政中明确指出,支持光伏扶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扎实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在各地落实实施条件、严格审核的前提下,及时下达“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
同时,新政中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这就是说,国家补贴如果拿不到,但对方政府补贴还是可以有的。
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政旨在降低补贴标准,严控发展规模,避免补贴缺口过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光伏企业而言,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将目标瞄准海外市场,去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
寒冬之际,光伏行业“停止生长”?
11月1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建设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在新增装机方面,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GW,同比下降19.7%,其中,光伏电站17.40GW,同比减少37.2%;分布式光伏17.14GW,同比增长12%。累计装机容量方面,截至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4.74GW,其中,光伏电站117.94GW,分布式光伏46.80GW。
发电量方面,前三季度光伏发电量13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2%;弃光率2.9%,同比下降2.7%。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其中新疆(不含兵团)弃光电量17.3亿千瓦时,弃光率16%,同比下降5.4%;甘肃弃光电量7.8亿千瓦时,弃光率10%,同比下降11%。
从数据上看,在光伏电站方面开始明显放缓,而在分布式方面仍然保持强势增长。同时,在弃光方面有明显好转。根据此前推算,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2018年全年的新增装机量预测为30-35GW。然而仅前三季度的装机量就已达到34.54GW,大大超出预期。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装机为9.65GW,二季度新增装机达到14.65GW,而三季度再新增10.24GW。在“531新政”发布之后业内一片哀嚎的情况下,二三季度装机量依然保持强势的增长,着实让人惊诧不已。究其原因,一部分是上半年增长速度整体较快,二是630抢装行情促使装机暴增,三是对于光伏扶贫项目以及光伏领跑者项目,并未受到新政太大的影响。综合来看,预计2018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可达40GW。业内估计,到2020年底,中国累计光伏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55GW。
亚健康奔跑,行情可持续多久?
据2016年12月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指标为105GW,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指标为5GW。而截至今年9月份,总装机规模高达164.74GW,已大大超过“十三五”规划的105GW的装机目标。按这一数据计算,现已完成装机部分就超出近60%;而如果按2020年预计值255GW计算超出150GW,近1.5倍。
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目前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在我国光伏市场高速增长之下,光伏制造企业纷纷扩张产能,光伏制造产能过剩、电站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其次光伏补贴拖欠严重,截至2017年底,累计光伏补贴缺口高达455亿元。其三,弃光限电的问题虽有逐年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仍然十分严重。
不可否认,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促使企业降低成本,促进技术进步。但是,过快过度的发展扩张模式,同样过犹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因此,这种“亚健康”的奔跑模式,直接影响着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所以,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补贴退坡,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政策决策者的首要议题。
平价上网,只差临门一脚?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在国内一部分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市场条件好的地区,事实上已基本具备与达到清洁排放水平煤电同价甚至不需要补贴的条件。
对此,目前行业内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特别是受“531新政”影响,关于光伏发电是否已经达到平价上网、是否可以不依赖补贴的讨论从未停止。实际上,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显示,已经有光伏企业正在开展无补贴项目试点。恰恰说明,部分地区已经达到平价上网标准,甚至可以不再依靠补贴。
过去,我国光伏产业对补贴的依赖程度较大,加上产能扩张速度远超预期,给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留下了较大的隐患。而开展无补贴光伏项目,有利于促进行业降低度电成本,早日实现平价上网;同时也促使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和技术能力,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所以,应用与推广无补贴光伏项目已成为大势所趋。
从整体上看,去补贴,控质量,这恰恰是光伏行业正在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实现平价上网,必将成为一座中国光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冬天过了,春天还远么?
眼下,冬天来了,中国光伏行业也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不过,相比于5年前的欧美“双反”给我国光伏产业造成的影响来说,历史不会重演。更何况乎,政府部门对于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依然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点支持,光伏产业依然是未来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内,一定程度的发展规模和补贴,仍然会继续存在,以充分保障光伏行业的稳定发展,平稳过渡到平价上网时代。
而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尽快实现转型发展,如何找寻新机遇,如何走出寒冬迎来暖春,才是光伏人士目前亟须思考的问题。而面对新时代的号角,光伏企业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跑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大力推进平价上网的早日到来。
笔者相信,冬去春来,依靠光伏人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光伏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时下正值孟冬时节,然而对于中国光伏行业来说,2018年似乎早已经历了一场“寒冬”。
自今年 “531新政”出台之后,光伏业内,无数企业身陷困境,深感前途迷茫;光伏业外,各种唱衰光伏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不禁让人疑惑:中国光伏怎么了?中国光伏真的不行了吗?
531新政出台,“杀伤力”不可谓不大
今年6月1日,一则重磅新闻震惊了整个光伏行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当日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因降补贴、限规模,力度超出预期,被称为“史上最严光伏新政”。(由于落款日期为5月31日,所以业界简称“531新政”。)
“531新政”提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GW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显然,这是为高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踩了一脚“急刹车”。
而从内容来看,新政本意是引导中国光伏行业有序发展,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进步。不过,新政中降低光伏补贴标准、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分布式今年只安排10GW规模等具体措施,却让整个行业发展信心遭遇了巨大打击,下半年工作如何开展都成问题。
间接损失过万亿,数百万人或受影响
回首中国光伏发展之路,自2013年以来,经过近5年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五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当前,我国光伏制造业的产能大约150GW,就业人数约250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
新政出台,将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人为限制为25GW左右(其中,分布式光伏10GW,领跑者+光伏扶贫为10.7GW,2017年普通电站项目大约5GW),还不到去年新增装机53GW的一半。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今年照此执行,国内光伏制造业将会有超过50%的产能闲置,继而会造成大量产品滞销,工厂停产或倒闭,甚至引发失业大潮,这将对光伏制造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光伏制造业一旦崩溃,将引发上万亿的间接经济损失,超过数百万人口失业,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在业界看来,中国光伏全产业链可能会由此步入新一波“寒冬”,其杀伤力极有可能跟曾经的欧美对华光伏“双反”一样,造成大量的企业关门倒闭。
关上一扇大门,会开一扇窗吗?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那么,新政是否为光伏行业留下哪怕是一扇窗的机会呢?
在此次新政中,国家能源局对各路指标严格控制,然而对于光伏扶贫却是一大例外。新政中明确指出,支持光伏扶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扎实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在各地落实实施条件、严格审核的前提下,及时下达“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
同时,新政中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这就是说,国家补贴如果拿不到,但对方政府补贴还是可以有的。
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政旨在降低补贴标准,严控发展规模,避免补贴缺口过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光伏企业而言,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将目标瞄准海外市场,去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
寒冬之际,光伏行业“停止生长”?
11月1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建设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在新增装机方面,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GW,同比下降19.7%,其中,光伏电站17.40GW,同比减少37.2%;分布式光伏17.14GW,同比增长12%。累计装机容量方面,截至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4.74GW,其中,光伏电站117.94GW,分布式光伏46.80GW。
发电量方面,前三季度光伏发电量13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2%;弃光率2.9%,同比下降2.7%。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其中新疆(不含兵团)弃光电量17.3亿千瓦时,弃光率16%,同比下降5.4%;甘肃弃光电量7.8亿千瓦时,弃光率10%,同比下降11%。
从数据上看,在光伏电站方面开始明显放缓,而在分布式方面仍然保持强势增长。同时,在弃光方面有明显好转。根据此前推算,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2018年全年的新增装机量预测为30-35GW。然而仅前三季度的装机量就已达到34.54GW,大大超出预期。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装机为9.65GW,二季度新增装机达到14.65GW,而三季度再新增10.24GW。在“531新政”发布之后业内一片哀嚎的情况下,二三季度装机量依然保持强势的增长,着实让人惊诧不已。究其原因,一部分是上半年增长速度整体较快,二是630抢装行情促使装机暴增,三是对于光伏扶贫项目以及光伏领跑者项目,并未受到新政太大的影响。综合来看,预计2018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可达40GW。业内估计,到2020年底,中国累计光伏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55GW。
亚健康奔跑,行情可持续多久?
据2016年12月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指标为105GW,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指标为5GW。而截至今年9月份,总装机规模高达164.74GW,已大大超过“十三五”规划的105GW的装机目标。按这一数据计算,现已完成装机部分就超出近60%;而如果按2020年预计值255GW计算超出150GW,近1.5倍。
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目前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在我国光伏市场高速增长之下,光伏制造企业纷纷扩张产能,光伏制造产能过剩、电站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其次光伏补贴拖欠严重,截至2017年底,累计光伏补贴缺口高达455亿元。其三,弃光限电的问题虽有逐年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仍然十分严重。
不可否认,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促使企业降低成本,促进技术进步。但是,过快过度的发展扩张模式,同样过犹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因此,这种“亚健康”的奔跑模式,直接影响着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所以,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补贴退坡,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政策决策者的首要议题。
平价上网,只差临门一脚?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在国内一部分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市场条件好的地区,事实上已基本具备与达到清洁排放水平煤电同价甚至不需要补贴的条件。
对此,目前行业内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特别是受“531新政”影响,关于光伏发电是否已经达到平价上网、是否可以不依赖补贴的讨论从未停止。实际上,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显示,已经有光伏企业正在开展无补贴项目试点。恰恰说明,部分地区已经达到平价上网标准,甚至可以不再依靠补贴。
过去,我国光伏产业对补贴的依赖程度较大,加上产能扩张速度远超预期,给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留下了较大的隐患。而开展无补贴光伏项目,有利于促进行业降低度电成本,早日实现平价上网;同时也促使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和技术能力,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所以,应用与推广无补贴光伏项目已成为大势所趋。
从整体上看,去补贴,控质量,这恰恰是光伏行业正在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实现平价上网,必将成为一座中国光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冬天过了,春天还远么?
眼下,冬天来了,中国光伏行业也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不过,相比于5年前的欧美“双反”给我国光伏产业造成的影响来说,历史不会重演。更何况乎,政府部门对于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依然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点支持,光伏产业依然是未来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内,一定程度的发展规模和补贴,仍然会继续存在,以充分保障光伏行业的稳定发展,平稳过渡到平价上网时代。
而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尽快实现转型发展,如何找寻新机遇,如何走出寒冬迎来暖春,才是光伏人士目前亟须思考的问题。而面对新时代的号角,光伏企业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跑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大力推进平价上网的早日到来。
笔者相信,冬去春来,依靠光伏人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光伏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