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北方,秋意渐浓,田边路旁茂盛生长了一夏天的杂草已经有些泛黄,可在河北1000千伏石家庄特高压变电站外道路护坡上,一层毛茸茸的小草刚刚冒出头。“护坡上我们全部填埋了植被混凝土,它和普通土一样能种花种草,可在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大风扬尘效果上,却是普通土壤无法媲美的。”项目经理张立群介绍说。
今年,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两座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同时在建,为了让绿色能源通道更加环保,国网河北电力创新倡导“绿色建设”,出台了《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网工程绿色建设管理导则》,整体提升电网绿色建设发展水平。
理念确立,规划源头深谋远虑
走进1000千伏石家庄特高压变电站,最先看见的是三层主控通信楼。“你能想象吗?这栋楼建成之后,大部分时候只要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辐射,楼内就能实现恒温、恒湿、无霾的环境。”国网河北电力特高压指挥部张桂林骄傲地介绍,“这可是国内第一座工业被动房建筑。”
被动房技术源于德国,工程规划中,当张桂林提出这项技术时,他算了一笔账:“在建设过程中费用会有少量增加,但是使用过程中,空调电费支出将大幅下降,经济上很划算,再加上新风系统的引入,室内环境是一般建筑无法企及的。”
主控通信楼节能环保规划方案的确立,不仅给了大家贯彻绿色建设理念的信心,更让大家意识到,以绿色环保理念推动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大有可为。
“绿色建设并不仅仅是施工中实行封闭施工,消除尘土飞扬,也不单单是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定时洒水。从工程规划就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全过程系统管控,努力建成更少破坏环境、更集约利用土地、更少消耗一次能源、全寿命周期经济社会效益最佳工程。”国网河北电力负责人说。
从用地上,站区围墙内总占地面积从可研方案的15.06公顷减少到12.9768公顷,减幅比例达到13.8%,站址的总用地面积也从最初的16.24公顷优化为14.487公顷,省下了26.29亩地。在1000千伏GIS设备固定中,施工人员创新采用化学螺栓,减小了土建预埋铁的施工难度,加快了进度,大幅节省了钢材和人工成本。
应对挑战,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绿色建设提倡‘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保护环境’,这样的建设理念给施工带来不少好处。”张立群对绿色建设的理解是建设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项项措施。
为了节约用地,以往建在站外的材料站,挪到了站内不影响施工的扩建区,以前平房结构的生活区全部改为二层楼,这一调整就省下18亩地。
原本在工程投运后使用的污水处理井,提前建成使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循环使用收集处理的污水,省水又环保。施工后期埋入地下的土工布,提前购入,施工阶段代替密目网敷设在地表,既节省了密目网,又有效提高了抑尘效果。
带来益处的同时,绿色建设理念也曾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
张立群记得在主控通信楼建设中,为了敷设外墙保温层,他们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普通建筑物的保温层只有5厘米左右,但是主控通信楼的保温层有15厘米,现有的工艺根本无法满足敷设要求。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在多次试验和探索后,他们自主创新了15厘米厚石墨聚苯保温挂板,不但顺利敷设了保温层,安装也更加便捷。
工匠精神,助力设想变为现实
伴随着绿色建设成长起来的,不止张立群们。
走入石家庄特高压变电站,依次排开的防火墙显得与众不同,交错凸出的墙面结构使墙体典雅大方,像一件件陈列的艺术品。
这种新型美观的工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梅花丁”凹凸式组砌,这可不是作表面文章,单是这项技术就能使防火墙表面积增加1.87倍,对于降低站内噪音这个大难题,可是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但墙体的组砌难度超乎想象,每一块凸出墙面的丁砖有60厘米长,间隔凸出一块,上下交错,同时还得保证墙体稳固,很多老师傅听着这些要求就直摇头。
真的就不行吗?石家庄特高压变电站的建设还肩负着培养一批特高压建设工匠的重任,工匠精神和特高压精神早就在很多人心里扎下根,没有人放弃,按照“样板先行、试点引入”的思路,工人们准备先摸索着砌一道样板墙,工期可以慢一点,但达不到要求就要拆掉重砌。一遍、两遍、三遍……工人们在反反复复组砌中摸索,收工了还能看见大家聚在一起拿着砖块比划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墙体逐渐变高。
第一面墙终于砌成了,比砌一面普通墙多花了两倍的时间,但是当充满艺术性的雄伟墙体完成的时候,大家满是成就感,砌墙工人的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000千伏GIS安装是站内施工最重要的工序,为了达到防尘效果,从1000千伏北京西特高压变电站,国网河北电力就开始不断改善安装环境,创新引入喷淋装置的无尘化安装车间,目前,技术日渐成熟。这一过程中,国网河北电力不断调研国内各个特高压变电站施工,逐步完善提升防尘措施,同时还在车间内配备了24小时监控,实现对每个安装环节的监控和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