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网络布局“十三五”,规划建设覆盖202个城市、连接高速公路3.6万千米的公共快充网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将加大投入,到2020年在公司经营区域建成充电站1万座、充电桩12万个。
●全力做好供电服务累计投资40亿元,完成社会充电桩报装接电超过4万户,预计“十三五”配套电网建设资金将达到120亿元。
“十年累计投资240亿元,建成直流大功率充换电站4906座,覆盖城市95座;累计接入充电桩8.8万个,其中自营充电桩4.4万个,社会充电桩4.4万个。”12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2016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创新高峰论坛”上,将国家电网在充换电服务领域的十年耕耘进行总结,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到2020年在经营区域建成充电站1万座、充电桩12万个的建设目标,以满足我国电动汽车迅猛发展的需要。这无疑为我国电动汽车领域勾勒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勇于担当 持续提升充换电服务水平
作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备受瞩目。把握新时代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创新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对于全面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打造汽车强国的重要引擎;也是推进行业各方互惠互利,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运用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充换电已成为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家电网公司贯彻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和充换电服务政策要求,通过十年充换电技术耕耘和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2015年,国家电网投资组建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全面履行充换电服务社会责任,创新充换电服务进一步提速。
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建国介绍,国家电网秉承全面开放的原则,着力推动实现主要公用充电设施联网,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推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至今为止,已建成直流大功率充换电站4906座,充电桩4.4万个,投资重点集中在高速公路、城际快充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并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完成车联网3.0版上线,累计接入充电桩8.8万个,其中自营充电桩4.4万个,社会充电桩4.4万个,初步建成接入数量最多、类型最广、容量最大的充换电设施运用平台。
不仅如此,国家电网发挥智能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充换电技术标准建设与执行。十年来,共完成国标22项,行标27项,企标56项,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成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之一。完成IEC国际标准2项,实现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主导制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同时,国家电网倡导强化互动,全面加强全产业链交流合作。牵头编制中电联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团体标准,为电动汽车行业互联互通奠定技术基础。与普天、特来电、万帮等17家企业完成互联互通测试,积极探索和建立互联互通商业运营模式。与比亚迪、吉利等8家主流新能源汽车加强战略合作,完成20余款车型的运行数据联调,为实现车桩网一体化、提升服务体验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依托国网云计算技术,加快建设充电服务云、车辆服务云、政府服务云、增值服务云等多业务应用开放平台,发布“e充电”“如e行”App应用,解决用户找桩慢、出行难等问题,持续提升充换电服务水平。
携手合作 加快互联互通势在必行
从十年前电动汽车行业起步初期,国家电网公司亏损建设充电桩,为产业技术研发提供市场试验;到近三年来电动汽车发展渐具规模,该公司在充电桩使用率明显上升的当下向社会开放充电桩建设,转而为行业研发、建设、制造充电桩制定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再到如今为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充电桩提供接入服务,并承诺在“十三五”期间投资120亿元以上用于社会充电桩接入,国家电网在电动汽车充电桩领域尽显央企责任。
彭建国指出,当前,电动汽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还存在着新国标落地执行、互联互通商业模式探索等难题,急需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积极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题,科研院所为依托,节能机构为支撑等行业战略合作体系。
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构建坚强充换电网络。需多方协作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城市中心向郊区,从重点城市向一般区域逐步推进,建设覆盖主要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满足电动汽车城际出行需求;并推动私人充电桩分享,实现高效互补。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充换电智能服务平台,完善信息交换协议和服务标准,提升产品服务兼容性,使用统一的充换电应用,支持行业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强化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国家充换电技术和应用创新体系,强化充换电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探索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构筑电动汽车可再生能力、智能电网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产业创新,搭建产业发展、商业合作、信息共享的高层对话平台,积极推进充换电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深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进金融创新,凝聚各方力量,构建新型投融资平台,为充换电设施建设及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建立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基金,细化基金投资方向,共同开展充电桩保险、金融租赁、产业贷款等探索和研究。
“服务创新是实现行业互惠发展的必然选择。”彭建国指出,充换电服务对技术、资金等要求较高,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成本巨大,各企业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提供全面和优质的充换电服务,必须坚持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理念,打造创新、开放、包容、惠普的行业合作构架,降低单方试错成本,形成健康高效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和发展格局。
因此,电动汽车充电桩领域优化协同机制,加快互联互通势在必行。发挥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推动优势互补,开展政策、产业、技术领域等专题研究,构建共享、共创、共赢的产业生态圈,实现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提升;构建充换电服务共建机制,遵照国家行业标准,共建全国通行的供电网络,可先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展互联互通试点工作,推进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积极构建多方主体参与、互动环境友好、交易规则完善的商业运营机制,打造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充电服务云平台;构建车桩协同配合机制,推进新老国标平稳过渡,共同制定《2017年新国标改造路线图》,加强充电运营商和车企的信息交互,共同提升用户体验。
【短评】充电设施基础建设要立体化推进
王玮玲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电动汽车产业进入市场驱动阶段,城市电动汽车在道路、交通、购买、站点、维护、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显得极为重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加速充电设施基础建设,必须多管齐下、立体化推进。
继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各地方政府陆续结合地区实际发布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大环境之下,电网企业作为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企业,多方面立体化布局,科学高效开展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一方面发挥电网公司央企的优势,参与大规模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平台建设和充电相关标准制定。另一方面积极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特性及其大规模发展对电网的影响,按照“桩站先行”的要求,分类有序开展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同时,不断完善充电设施的报装接入工作,设置专用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电力扩容等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通过营业窗口和供电服务热线等途径,做好服务、宣传工作,提高充电设施接电的效率。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研究和示范,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