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碳中和> 动态

碳排放市场上线两周后 “碳价”怎么样了?

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8-04 09:53:22

继上周(7月19日-7月23日)11.20%的上涨后,碳排放配额(下称“CEA ”)本周(7月26日-7月30日)出现下跌7月30日下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布的一周成交数据显示,CEA收盘价为54.17元/吨,较上周五下跌4.91%。

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开市的第二周呈下跌状态,对未来的碳排放权市场有什么影响?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既然是市场化的交易行为,涨跌都很正常,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何况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交易机制、碳指标定价机制,以及减排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能力等都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和理顺的过程。”

碳价出现首次下跌

7月26日,CEA的收盘价为54.46元/吨,较前一日下跌4.41%。

这是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以来的首次收跌,当天的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也跌至了新低4.80万吨,较上一周平均日成交的12.58万吨有明显地下降。

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量下跌了,这代表这是否代表火热了一周的碳市场将要“降温”?

答案是否定的,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量虽然降低了,但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量却提高了数倍,7月26日-30日,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达到了80万吨,是上周成交量的8倍,周成交额3278.4万元。

祁海珅认为,碳指标在碳市场的交易行为是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在碳交易之前,如何全国统筹分配这个碳指标,如何精准核查这个动态发展的“碳排放量”,是一项艰巨和庞大的工作任务,除了电力行业外,国家也在尽快完成评估其他多个行业的碳排放物形成的真实成本,核查的内容工作量很巨大,这些基础工作需要夯实,因为只有确定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类型的碳排放“线性基数或碳因子”,才能给“不同源”的碳排量定额、定价,这个初始参考数量和价格的多与少、高与低,直接决定了“碳撮合”交易的热情及交易量,也要避免对监管造成冲击或管理障碍。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发挥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化器和润滑剂”的作用,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和掣肘工具。

碳市场扩容在即

除了电力行业,其它的“排放大户”们将何时加入碳排放权市场?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日前召开的生态环境部7月例行发布会上就碳排放权市场的有关问题表示:“生态环境部已经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祁海珅指出:“这个碳资产虽然‘无形’,但它不是无形资产,却在有形的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将来的‘碳信用’也可以说是‘信用资产’,有可能比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信用’发挥的作用还要大,因为很多大众百姓是参与金融资产资本投资交易的不多,但是我们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碳市场交易的主体和参与者,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二氧化碳,一举一动也都和碳资产有关。”

在碳排放交易量上,根据智研咨询整理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8.94亿吨,较2019年增加了0.88亿吨。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在30亿吨以上。

截至本周五,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595.19万吨,累计成交金额 2.99亿元。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