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电气化已成绿色低碳转型重要路径,预计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时间:2023-02-27 09:10:49  作者:张蕊

  2月24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联合11家供能及用能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电气化发展高端论坛暨第三届电能替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本次论坛以“电联万家·绿色同行”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及能源、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知名院士和权威专家对行业节能减排、电能替代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电气化是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论坛现场 每经记者 张蕊 摄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容量

  杨昆指出,目前我国电气化进程正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发电总装机达到25.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2.7亿千瓦,占装机比重上升至49.6%,历史性地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成为发电装机的主体。

  近年来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容量


2022年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新增装机容量超3600万千瓦

  同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给出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6万亿,约占全球用电量的1/3,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27%。“10年的累计增幅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电气化发展成效显著。”

  杨昆表示,当前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电气化发展已经超出了电力行业的传统边界。电能替代深入重点行业工艺环节、融入关键领域用能转型,将拓宽终端用能电气化市场,并进一步带动重点行业和主要部门用能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因此,他认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应统筹好电气化发展与电力供应保障,而高比例的新能源消纳,与高水平电力供需动态平衡的协调、同步,离不开用能行业与能源电力行业协作配合的持续加强。

  黄学农表示,“提升电气化水平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电气化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电气化的发展,未来我国电气化的发展以电力供应低碳化为重要特征,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绿色电力比重不断提升,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电气化发展意味着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电能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替代。”黄学农进一步阐述,一方面,电能替代的电量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大型高效超级排放煤电机组,无论是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还是高效煤电技术对低效技术的替代,都将大大地减少碳排放,提升终端用能的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另一方面,各类高效制备用电设施的使用,电力消费新模式的涌现,将为用户参与电力系统灵活互动提供条件,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更好、更多地消纳,总体来看,电气化已成为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

  统筹电气化发展和各领域低碳转型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一直在积极支持并持续推进我国电气化发展。

  具体而言,在供应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成为我国新增电力装机的主体。风电、光伏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

  在消费侧,我国持续推进电能替代。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电气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30%左右。

  黄学农表示,新形势下,持续推进电气化发展需要把握好三个统筹:

  具体而言,一是要统筹电气化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把电气化发展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满足未来清洁用电需求,推动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持续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挖掘用户侧灵活调节潜力。

  二是统筹电气化发展与电力保供。在个别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新增电能替代项目要结合当地电力供需形势、电网条件等,在确保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前提下,不断挖掘电网潜力,因地制宜、稳步实施。

  三是统筹电气化发展和各领域低碳转型。以电力系统为平台,以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为方向,推进各领域先进电气化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进步,积极培育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符合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贴近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服务全社会各领域低碳转型发展。

  将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

  工业是重要的用能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其中高耗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未来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态势,迫切需要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转型也取得积极进展。2012-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强度累计下降36.2%,以2%的年均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6.3%的年均工业经济增长。

  黄利斌指出,提升电气化水平对于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电气化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他说,2022年,全国工业用电量5.6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8%,工业电气化率超过26%,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工业电锅炉、建材电窑炉、冶金电炉等主流电能替代技术应用范围持续扩大。

  事实上,为了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框架体系下,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的使用比例,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黄利斌表示,下一步,为提升工业领域电气化水平,工信部将突出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先进电能替代技术推广利用,推动高温热控、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装备融入更多的生产工艺环节,不断拓宽电能替代领域。

  二是以工业企业和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为实现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能效基础。(记者 张蕊)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