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而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将主要围绕能源安全和能源革命展开,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能源革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近日召开的“清洁智慧能源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当前,人类的后化石燃料时代已经开始,如何摆脱煤炭依赖、跨越油气时代、实现零碳未来、深度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将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不取决于对资源的占有,而是能源高科技的突破,作为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大国,我国对推动能源科技突破肩负重要责任,将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慧化能源体系。
推动多种能源耦合互补
当前,我国能源行业面临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单位GDP能耗过高、化石能源粗放式开发利用、“双碳”目标进入倒计时等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认为,我国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路径应重视加快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不断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逐步实现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促进新能源的多场景消纳;以及打造多种能源耦合互补、高效利用的智能能源系统。此外,鼓励弃风弃光制氢并和现代煤化工耦合,替代传统煤化工的灰氢,实现现代煤化工的脱碳化发展。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则认为“绿色甲醇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转型路径”。他表示,液体是当前最佳的能源载体,因为液体燃料可以长期储存,便于管道输运及海运,并且全球范围内也已具备成熟的液体燃料基础设施网络。绿色甲醇是最好的氢能液态载体之一,也是交通领域最低成本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一方面,绿色甲醇方案可以解决纯电汽车的续航里程焦虑、充电过冬问题,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设施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液体基础设施、管路、游轮、加油站等燃料运输和补能站,可以快速改造成为适合甲醇运输和加注的基础设施,解决目前氢能运输和加注成本过高的产业痛点。
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真认为,风光与氢、储是一场“双向奔赴”,以风光为核心的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氢、储的协同,同时氢、储也会反过来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平滑电力的输出,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大。未来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以及和交通、化工、冶金、航运、建筑场景的耦合将有助行业的深度脱碳,推动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山东能源电力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徐振栋同样认为,当前我国风电、光伏、氢能、储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风光氢储一体化形成一种新的能源供应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能源供应的弊端,是引领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 “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不过,张真提醒,风光氢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在配储政策、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绿氢及衍生品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打造绿色低碳先行区
山东省是我国清洁能源大省、海洋能源大省和工业大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表示,在清洁能源方面,2023年山东电力总装机目标达到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占比达到40%以上;在海洋能源方面,鲁北、鲁东风能、潮汐能为代表的海洋能源禀赋优势显著;在工业方面,化学原料制品、石油煤炭燃料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行业居全国首位;山东省丰富的能源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是氢能和工业场景耦合的重要前提,有利于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作为山东省境内的国家级新型战略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努力让绿色成为最鲜亮的底色。济南市委常委、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介绍,在顶层设计方面,起步区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氢能源、光伏储能等产业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区,系统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在产业引育方面,引进了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专业开云直营官方,加强与比亚迪、爱旭、国家电投合作,国电投氢能产业基地1000台套的燃料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在场景应用方面,积极推进“氢进万家”“绿色社区”等科技示范工程,完成40辆氢能渣土车和22辆氢能源环卫车的采购工作。
“未来起步区将继续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低碳新城。”孙斌说道。
在大会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济南起步区氢燃料电池车应用示范启动仪式,首批氢燃料电池重卡正式交付,标志着起步区氢燃料电池汽车批量运营正式启动,将服务于起步区城市建设与环保清洁。此次起步区氢燃料电池车应用示范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吸引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后续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向更多场景推广示范应用,并带动氢能产业发展打开更大空间,促进山东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起步区管委会消息显示,此次投放的氢能渣土车、环卫车,由中国重汽、三一重工、东风集团、徐工集团生产制造,全部搭载国氢科技“氢腾”FCPS-C120-V3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来源: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