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供电公司在线路勘查工作中应用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并推广输电工程三维设计及数字化成果移交,大大加强了线路设计工作的直观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月16日,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设计公司主设计师赵强带领团队,利用三维测绘技术对220千伏东亭—胶山线路部分重要交叉跨越位置进行了复核。在本次复核过程中,团队成员重新勘测了路径调整部分,并针对修改路径横向25米范围内的重要交跨进行了延伸勘测。
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引领下,测量人员很快得到了改版后的三维数据,而设计人员也根据更新后的数据,在设计平台上紧锣密鼓地进行设计工作。
如今,无锡供电公司线路设计的勘查工作中很好地应用了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
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 让勘测更简单
“沿线的房屋、树木、地形、道路,看得一清二楚!”赵强戴着3D眼镜,一边查看220千伏东亭—胶山沿线地物情况,一边赞叹。
在传统的线路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实地踏勘,精确测量沿线其他电力、通信等线路以及各种建筑物的高度、角度,然后绘制成平断面图,有时还需要根据路径变动多次返工修改,费时费力。
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高清相机高空作业,形成激光点云和高清图像,再将识别处理后的地理信息三维化输出。无人机飞行高度在100米左右,测量精度为200像素,测量路径宽度为50米。设计测量人员只要戴上3D眼镜,就能够在可视化环境下,查看线路路径上的全部地物情况,自由进行路径比较和选择。“以往,这条线路我们估计要到现场跑个两三天,现在从放飞无人机到信息处理完成,只需要一天就行了!”赵强表示。
“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中最主要的两个技术是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激光点阵技术。倾斜摄影技术应用到无人机上,实际就是在做一个三维模型,但建立起来的这个模型更加真实、直观,更加符合实际。”无锡供电公司设计公司副总经理吴军介绍,“激光点阵采用多密度激光进行扫描,就像在地物上覆盖了一层带着染色剂的涂料,这些‘涂料’都已经被记录成了三维数据,通过后台服务器对其进行识别。通过点阵的密度,我们可以分辨出其中的数目、房屋等各种不同地物,为三维数据提供基础数据。”
智能化三维数字平台 让路径更优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三维设计的不断重视,电子化成果数字移交的概念也不断被提及。无锡供电公司从去年9月开始,尝试探索开发一套数字化移交平台。
该平台由线路总承地理信息系统(GIS)、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和测量专业系统组成。线路总承GIS定位于实现电网的项目方案管理、空间数据管理、可视化档案管理查询、二三维展示、地理空间分析、线路选线以及辅助排位等功能;线路CAD系统定位于进行电气及结构专业的设计与各种计算的集成,实现与线路总承GIS系统紧密交互,同时将设计成果存储到线路数据库中;测量专业系统定位于对平台线路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进行入库和后期的更新维护。
在这个平台上,设计作业各专业间不再需要纸质化交付、评审,设计校核、批准、评审人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维化的、电子化的设计成果,大大加强了工作的直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真实详尽地再现施工现场的情景,并利用工程全线的真彩色航空影像,生动、逼真地模拟出现场施工环境。通过无人机飞行得到的大量信息,则可在三维数字平台的后台云端服务器进行筛选、建模,从而建立完整、准确的矢量地理信息,设置障碍物缓冲半径。
三维数字平台可自动优选出工程若干条线路路径,分析输电线路对耕地、村镇和厂矿的影响,且在交互设计过程中对控制线路走向的不良地质、灾害性地质、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矿区和其他重点设施等必须绕避的控制点发出警告信息等。
9月12日,无锡供电公司设计公司在完成了220千伏兰陵—马陵线路工程后,将所有数据模型存入三维数字平台。该平台通过智能自动选线、对联动排杆自动定位、对杆塔及金具建模及场景模拟等一系列大数据分析后,对原始路径进行优化选线,完成了该线路段焦店村西侧、大含山矿区西南侧、层山山后村—大城子村及高大寺三村西侧等6段路径的优化,缩短路径3.47千米,节省投资614万元。
输电工程三维设计及数字化成果移交,可进一步提升输电工程数字化协同设计手段,将线路勘测设计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创新及对业主服务质量的投入上。同时,输电三维设计的数字化成果可以指导项目建设期的全机械化施工过程,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进行工程量预估及工序安排。“我们还可以利用最终成果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吴军表示,“随着电网建设难度的增加,基于三维信息技术开展输电线路规划设计,既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又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江苏无锡供电公司在线路勘查工作中应用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并推广输电工程三维设计及数字化成果移交,大大加强了线路设计工作的直观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月16日,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设计公司主设计师赵强带领团队,利用三维测绘技术对220千伏东亭—胶山线路部分重要交叉跨越位置进行了复核。在本次复核过程中,团队成员重新勘测了路径调整部分,并针对修改路径横向25米范围内的重要交跨进行了延伸勘测。
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引领下,测量人员很快得到了改版后的三维数据,而设计人员也根据更新后的数据,在设计平台上紧锣密鼓地进行设计工作。
如今,无锡供电公司线路设计的勘查工作中很好地应用了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
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 让勘测更简单
“沿线的房屋、树木、地形、道路,看得一清二楚!”赵强戴着3D眼镜,一边查看220千伏东亭—胶山沿线地物情况,一边赞叹。
在传统的线路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实地踏勘,精确测量沿线其他电力、通信等线路以及各种建筑物的高度、角度,然后绘制成平断面图,有时还需要根据路径变动多次返工修改,费时费力。
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高清相机高空作业,形成激光点云和高清图像,再将识别处理后的地理信息三维化输出。无人机飞行高度在100米左右,测量精度为200像素,测量路径宽度为50米。设计测量人员只要戴上3D眼镜,就能够在可视化环境下,查看线路路径上的全部地物情况,自由进行路径比较和选择。“以往,这条线路我们估计要到现场跑个两三天,现在从放飞无人机到信息处理完成,只需要一天就行了!”赵强表示。
“可视化三维测绘技术中最主要的两个技术是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激光点阵技术。倾斜摄影技术应用到无人机上,实际就是在做一个三维模型,但建立起来的这个模型更加真实、直观,更加符合实际。”无锡供电公司设计公司副总经理吴军介绍,“激光点阵采用多密度激光进行扫描,就像在地物上覆盖了一层带着染色剂的涂料,这些‘涂料’都已经被记录成了三维数据,通过后台服务器对其进行识别。通过点阵的密度,我们可以分辨出其中的数目、房屋等各种不同地物,为三维数据提供基础数据。”
智能化三维数字平台 让路径更优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三维设计的不断重视,电子化成果数字移交的概念也不断被提及。无锡供电公司从去年9月开始,尝试探索开发一套数字化移交平台。
该平台由线路总承地理信息系统(GIS)、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和测量专业系统组成。线路总承GIS定位于实现电网的项目方案管理、空间数据管理、可视化档案管理查询、二三维展示、地理空间分析、线路选线以及辅助排位等功能;线路CAD系统定位于进行电气及结构专业的设计与各种计算的集成,实现与线路总承GIS系统紧密交互,同时将设计成果存储到线路数据库中;测量专业系统定位于对平台线路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进行入库和后期的更新维护。
在这个平台上,设计作业各专业间不再需要纸质化交付、评审,设计校核、批准、评审人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维化的、电子化的设计成果,大大加强了工作的直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真实详尽地再现施工现场的情景,并利用工程全线的真彩色航空影像,生动、逼真地模拟出现场施工环境。通过无人机飞行得到的大量信息,则可在三维数字平台的后台云端服务器进行筛选、建模,从而建立完整、准确的矢量地理信息,设置障碍物缓冲半径。
三维数字平台可自动优选出工程若干条线路路径,分析输电线路对耕地、村镇和厂矿的影响,且在交互设计过程中对控制线路走向的不良地质、灾害性地质、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矿区和其他重点设施等必须绕避的控制点发出警告信息等。
9月12日,无锡供电公司设计公司在完成了220千伏兰陵—马陵线路工程后,将所有数据模型存入三维数字平台。该平台通过智能自动选线、对联动排杆自动定位、对杆塔及金具建模及场景模拟等一系列大数据分析后,对原始路径进行优化选线,完成了该线路段焦店村西侧、大含山矿区西南侧、层山山后村—大城子村及高大寺三村西侧等6段路径的优化,缩短路径3.47千米,节省投资614万元。
输电工程三维设计及数字化成果移交,可进一步提升输电工程数字化协同设计手段,将线路勘测设计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创新及对业主服务质量的投入上。同时,输电三维设计的数字化成果可以指导项目建设期的全机械化施工过程,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进行工程量预估及工序安排。“我们还可以利用最终成果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吴军表示,“随着电网建设难度的增加,基于三维信息技术开展输电线路规划设计,既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又是时代进步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