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00多米,2100多亩的光伏电站横卧在藏北草原上,这里是西藏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与那曲市城区相隔七八公里,已然成为藏北高原上的新地标。
那曲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018年,那曲撤地设市,成为一座年轻的城市。这里是青藏公路必经之地。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稳定可靠用电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2022年,这座12万千瓦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落地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
图为光伏电站。资料图 姜佳保供图
建设单位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姜佳保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座光伏电站是西藏“十四五”电力保供项目,投资8.9亿元(人民币,下同)。自2022年9月27日主体工程开工,2022年12月25日,12万千瓦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自运行至2023年4月18日,累计发电5700余万千瓦时。这座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4646.24万千瓦时,年等效峰值利用小时数为1774小时,属于超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通过新建两回110kV线路送出,分别接入哈热变电站和德吉开关站。在前期施工中,1500多名建设者顶风冒雪加施工,克服高寒冻土、机械高原降效等挑战,完成电力保供项目任务。
该电站的建成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7.6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96万吨,电站发电量占那曲市全社会用电量1/3以上,拥有储能12万千瓦时,可保证那曲主城区晚上约4个小时用电,极大地解决了那曲电力供应紧张矛盾,当然也填补了西藏用电高峰期电力缺口,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
姜佳保表示,前期项目进行了区域太阳能资源、工程建设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地区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专篇研究后进行选址。
众所周知,西藏高寒,生态极为脆弱。作为华电重点清洁能源区域的项目,该公司正在积极构建新能源转型升级新格局,打造风电、光伏、水电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开展牧光复合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转型升级,担起“绿色使命”,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据了解,为保护生态环境,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期进行精细设计,尽量缩短工期,减小施工对周围地形地貌等环境的影响。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应用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姜佳保表示,通过绿色光伏项目建设方案的实施,落实环水保“三同时”,使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通过项目全过程的建设管理,把光伏项目建设为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的示范项目。
他说,项目各区域的生态保护措施的设计合理,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自然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如在施工时,将草皮剥离并养护,建成后再恢复。另外,划定了施工红线,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工程所需水泥、砂石等物料均外购,不另设取料场、弃渣场。
该电站规模庞大,正在制定数字化、信息化方案,拟采用“云边协同”诊断模式,实现运行数据诊断、分析、告警及辅助决策时效性提升;通过“云边协同”式系统部署,综合提升场站侧诊断精确程度,开展“边端”拓展智慧巡检功能,形成高度数字化的巡检辅助体系,为进一步实现场站“无人值守”目标打下基础。
该项目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增收。通过项目建设采购那曲当地建材1926万元,使用那曲本地工人1120人次增收852万元。目前,项目生产运维吸纳那曲市大学生5人就业。
地处高原,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这里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所以西藏光伏发电发展并不短暂。2009年,中国启动金太阳工程,西藏同步进行,这项工程向农牧民发放了光伏户用系统,解决了他们游牧生活中照明、手机充电、打酥油茶、听广播等简单的用电问题。2010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西藏光伏发电产业迅速发展。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数据显示,近年来西藏发电能力大幅增长,“十三五”时期末,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达401.8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板块增长迅速,同期包括水电、风电、地热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358万千瓦,清洁能源在发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达89.09%。
现目前,光伏发电已然成为西藏清洁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今年1月,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印发了《关于促进西藏自治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信息还显示,“十四五”期间,西藏积极努力争取国家对西藏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支持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建设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力争2025年,西藏已建和在建电力装机总量突破2500万千瓦,同步配套规划建设电力外送通道。(中国西藏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