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光伏> 行业要闻

两会热议“碳中和”,光伏电站路在何方?

光伏们 发布时间:2021-03-11 10:19:08

2021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


发展光伏产业,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然而,尽管下游装机需求已然爆发,但光伏依旧面临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诸多困扰。特别是2020年三季度开始,产业链价格、用地成本的涨幅几乎创下近年来行业纪录。光伏电站应用场景日益复杂,部分省市甚至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光伏电站与环境、土地、电网、协调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大。


在此背景下,一种兼顾生态修复,解决并网消纳隐忧同时保障安全、高效运营的“友好型光伏电站”发展理念正在重新构建。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由于光伏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光伏电站的开发需严格考虑国土资源的规划,一地多用,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修复,实现区域环境治理,避免电站开发带来的水土流失。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近些年频频发生的电站事故迫使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告别简单拼凑时代,需要企业提升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实现设备之间的高度融合,效率效益统一,产业上中下游的统一,确保电站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安全、健康运营。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路径。能否让光伏电站更友好的并入电力系统将是项目开发的重点,这要求在光伏电站建设中,通过技术创新,多能互补,成为电网友好型电源。


伴随着产业革新,一些企业在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当中,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灵活创新,有效整合产业链,率先走上了“友好型光伏电站”的发展道路。


在青海省,国家电投黄河公司以“保护生态、修复环境”为电站开发准则,境内的项目多建设于采煤沉陷区、盐碱地到沙漠、滩涂等废弃用地,原本已被废弃的土地因为光伏电站的建设得以重新焕发土地的价值与活力。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中广核投建的20万kW光伏治沙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新型产业循环方案,实现了光伏发电、生态修复、扶贫利民、生态旅游一体的沙漠治理模式,让8000多亩沙地变成了绿洲。


站在更高的层面,随着“十四五”规划的确立,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企业在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同样需要关注周边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


隆基清洁能源宜君峡光250MW领跑者项目,在光伏支架中选用了当地生产的镀铝镁锌材料替代镀锌支架,不仅带动了铜川铝合金产业的发展,更避免了传统镀锌支架带来的生态问题,服务新发展格局,已然成就了光伏行业的一段佳话。


此外,在各行各业的“碳减排”目标确立后,传统石油化工、煤化工、交通等高耗能行业迎来变革需求。如何因地制宜打造多样化的光伏+能源系统,引领行业创新,服务高耗能产业“低碳化”或‘零碳化’,拒光伏“生态圈”内的利益相关方共赢是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之道。


然而,虽然我国具有庞大的光伏·EPC企业群体,但鲜有企业具备“全系统、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核心能力。“友好型光伏电站”的标准亟待明确,确保企业科学、合理、有序发展。


在此背景下,3月12日,中国电力联合会联合光伏們主办的“‘碳达峰’愿景下光伏电站发展趋势研讨会”即将在西安召开。本次活动由华为智能光伏、隆基清洁能源协办,与光伏产业的专家、学者;光伏电站的投资方、建设者一同探讨“光伏电站”的发展趋势,引领光伏电站友好、持续、健康的发展,打造“碳达峰”愿景下的光伏电站投资发展的新格局。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