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光伏> 行业要闻

资本联手地方国资“豪赌”光伏!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9 15:45:57

沉浮二十余载,光伏仍然活在“循环”里。

以前VC投资独角兽,如今VC下场创业,联手地方国资攒出一只独角兽。

近日,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景太阳能”)宣布完成16亿元A轮融资。老股东IDG资本、珠海华发集团持续加码追加投资,国寿科创基金、建信、粤财基金、深投控资本等财务投资机构,爱旭股份、美的资本等产业投资机构也共同参与了本轮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融资是目前为止光伏赛道年度最大额单笔融资,且IDG资本、珠海华发集团在其中是共同创立者的身份。

不免外界猜测,高景太阳能到底是IDG资本联手地方国资组局“攒”出的独角兽?还是抢滩光伏赛道的又一次尝试呢?

背后“掌舵手”扑朔迷离

高景太阳能的“掌舵手”到底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高景太阳能创立于2019年7月3日,总部位于珠海,由业内资深团队、IDG资本及珠海华发集团共同创立,法定代人为徐志群。

从工商信息来看,似乎是徐志群主导的个人公司。徐志群在单晶硅片行业拥有30多年经验,1990年从吉林大学半导体材料与化学专业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四佳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此后,曾任职多家光伏企业的高管,包括圣戈班石英(锦州)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硅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海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2008年12月,加入美股上市公司晶科能源,2019年升职为首席运营官,2020年11月辞去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职位,2020年12月8日徐志群的名字就出现在了高景太阳能法定代表人一栏。

从辞职到创业,仅间隔一个多月时间,这太像职业经理人走马上任CEO的桥段了。

理由如下:

第一,工商信息变更,摇身成为光伏 “神秘黑马”。

2020年12月8日高景太阳能关键时间节点。工商信息显示,珠海华发实体平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名称变更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喆变成徐志群,业务范围变从产业园区和孵化器的运营管理类增加了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半导体,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1亿元,徐志群通过珠海珠联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天雁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广东高景。

第二,3个月签约两个百亿订单。

2020年12月10日,在澳珠企业家峰会开幕式上,珠海市国资委与广东高景签署了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落地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70亿元。按照协议,广东高景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及销售中心等将落地珠海市。该公司将以210MM等大尺寸硅片作为新一代产品,目标成为全球光伏硅片领域的龙头企业。

如果高景科技的50GW硅片产能如期投产,那么高景科技有望成为仅次于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的硅片龙头。这样一来,硅片产业将再出一个巨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021年3月11日,成立仅2个月,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的青海高景太阳能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2家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按照协议约定,分四年,新特能源向青海高景销售原生多晶硅15.24万吨,协议总金额约219.44亿元。

资本联手地方国资“豪赌”光伏!

图片来源:天眼查

很显然,仅靠高景科技和徐志群个人完成两笔百亿订单,是不太可能做不到的。

那么背后“掌舵手”到底是谁?很大可能是IDG资本及珠海华发集团。

珠联璧合“攒”出独角兽

种种迹象表明,高景太阳能太像是一家资本联手地方国资组局“攒”出的独角兽了。

2021年3月5日 高景太阳能获得IDG资本、华金资本的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3月11日转身向新特能源股份下单采购原生多晶硅15.24万吨,协议总金额约219.44亿元。

翻看工商信息,当时新增的投资方天津和谐海河、丰盈九号、丰盈三号其背后均有来自华发集团方面的投资,华发集团是珠海市最大的综合型国有企业集团。

2021年6年25日高景太阳能获得国富投资Pre-A轮;2022年4年13日获得16亿元A轮融资,资方包括粤财基金、建信投资、IDG资本、美的资本、深投控、国寿投资、华发集团、爱旭股份。

据悉,珠海正在加快构建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而光伏正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景太阳能项目落地后将带动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集聚珠海。

天眼查显示,IDG资本与珠海华发集团在股权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珠联璧合厮杀战场的“好友”。

资本联手地方国资“豪赌”光伏!

图片来源:天眼查

在中环集团百亿股权争夺战中,最后关键时刻,IDG资本和珠海华发集团组成财团,杀入竞标战局;2017年华发集团通过旗下投资平台出资1.7亿元,与IDG资本共同投资了爱旭股份。2019年,爱旭科技借壳“ST新梅”成功上市,IDG资本的投资获得数十倍增值。

彼时,在 4月23日珠海市政府与爱旭科技正式签订协议,宣告总投资180亿元、年产值超300亿元的26GW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珠海。

这是继高景太阳能大尺寸硅片项目之后,华发集团为珠海引进的又一重大新能源产业项目。

站在国资的角度“产业投资+产业引进” “以投促引”对于吸引优质企业落地必然是好事,从侧面反映出光伏产业的火热与强大吸引力。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此大手笔,是否会形成各地方资本对于政策扶持项目的争夺与恶意竞争呢?

站在市场的角度,超大额的单笔融资额是行业发展的助力器吗?还是扰乱行业秩序的泡沫?

“攒局”创业是一把双刃剑

“在国内资本即是创业者又是投资人的情况非常少见,不能说完全不好,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具体要看投资机构怎么去用。” 业内投资人人向钛媒体创投家表示。

术业有专攻,投资机构的职责是寻找价值标的、投资、帮助其成长为独角兽,如果即创业又投资,“首先,专业性无法保证,资本最擅长的还是金融操作、行业的前瞻、投资者关系、资源连接,属于陪伴企业成长的角色;而创业者则是需要专注企业成长、创新、突破,带领团队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所向披靡,创始人就是企业的核心精神,尤其是偏向高精尖技术方面的行业,两个角色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双重角色很难客观看待企业成长,就像每一个母亲都觉得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一样,当出现这种偏颇视角的时候,投资机构很容易利用自己擅长的投资者关系、金融操作手法,为企业快速融资,把一个初创期的企业快速催熟,但是企业的业务能力不见得跟得上,反而会导致企业走向死亡或成为一个资本的空壳。”业内投资人表示。

从投资者变成创业者的也有成功先例,例如埃隆马斯克,2004年以630万美元投资了电动车公司TESLA,当时开出条件,要拥有TESLA电动车公司所有事物的最终决定权并出任董事长,而作为创办人的马丁·艾伯哈德则担任CEO。

TESLA第一款跑车出产过程也是磕磕绊绊,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他的搭档马克·塔彭相继离开公司,马斯克依旧坚持,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研发。

幸好,他是个不错的舵手。2010年6月,特斯拉成功完成IPO,净募集资金约1.84亿美元。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使它成为自1956年福特汽车IPO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

显然埃隆马斯克是属于个例。业内投资人表示:“如果只是投资机构攒局拉一个职业经理人来做CEO,这个CEO没有创业精神的话,他只是一个“傀儡”,很难诞生出像宁德时代、科大讯飞这一类能有创造性、革命性技术产品的企业,就算目前有钱,最后放之市场,市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其实核心是尖端技术人才是要做企业的主人,还是做商业投资人的打工人,客观而言,两条路线都有可能成功,广义上来说,大家更习惯接受前者。比如隆基股份、商汤科技都是前者,创始团队操盘,并且创始人团队是这个领域的技术精英。

另外,如果是被别人叫出去创业,只给30%左右的股份,可以招募到中上等技术的人才,但是绝对招募不到TOP级别的人技术人才”另外一位业内投资人表示。

也有投资人表示:“攒局比较适合模式创业,不适合尖端技术创业。”

声势浩大入局,势必将光伏产业这江春水搅动的更加沸腾,是真实干还是假忽悠在未来二、三年便会自动水落石出。

能否穿越“循环”?

过去二十年,光伏始终处在一个怪圈之中,高光时刻戛然而止,低谷之中涅槃重生,已非新鲜事。

回溯二十年的跌宕起伏,2004年欧洲加大光伏补贴,国内开启第一轮光伏“扩张热”。各路枭雄跑马圈地、大干快上;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高光时刻戛然而止。

2009年 “太阳能屋顶计划”政策出台,迎来涅槃重生之时,光伏行业大幅扩张产能,2010年全国建了一百多个光伏基地,有1000多家企业,组件产能达到了35GW,而当年全球新增装机量不过15GW。

过剩的产能迫使行业开始打价格战、清仓式出货,腰斩式降价。又逢2018年,“531新政”出台,明确降低光伏补贴强度,行业再次轰然倒塌。

“政策风向、产能过剩、破产”光伏赛道就像进入了“循环”二十年来以此往复。

回到当下,我们再次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2020年,光伏全行业的投资达到4000亿,硅片、电池、组件环节扩建产能超过了去年全球市场的总需求。

TrendForce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约为150-160GW,2022年同比增长30%,达到200-220GW。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上限也才不过330GW。

此外,根据硅片两大龙头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公告,今年底隆基硅片产能达到105 GW、中环股份85 GW,这两家的产能就完全能够满足全行业需求,并且中环股份已经在宁夏新开工了50 GW新产能,明年落地,这两家就能满足下游需求并有富余。

新晋独角兽高景太阳能,一上来也规划了50GW的硅片产能,要知道2021年中国全年的装机量水平也不过如此。

这意味着什么?

未来几年,仅国内光伏企业的产能就将大概率数倍于全球市场需求,而且是全面地、绝对地过剩!

在明知产能已完全过剩,资本的扩张并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根据最新的统计,2021年,光伏行业总共涌进了7000多亿,仅上半年的投资额就已接近2020年全年的水平。即便是价格已经高速滑坡的光伏玻璃环节,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涌进了超400亿的资金。

一切好似昨日重现。以前并未涉足该领域的企业纷纷涉足硅片环节,京运通、上机数控、双良节能、保利协鑫等企业宣布新产能点火成功,行业再次卷起来。

在“暴雨来袭”之前,也有机构资金开始悄然离场,最具代表性的是高瓴资本在2021年上半年退出阳光电源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阳光电源近期发布的财报,也印证了高瓴的决定。其财报显示,销售费用达15.83亿元骤增62%,还有上游原材料涨价,严重影响了整体利润,导致同比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跌19%。销售费用上涨那就说明东西不好卖,老牌企业尚且如此,新玩家要如何求生?

这一次,光伏能否穿越“循环”持续辉煌,时间会给予市场最好的答案。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