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地方报道

【最美一线职工】杨忠凯:“经天纬地”的测量人生

水电十二局 发布时间:2021-01-04 18:24:54 作者:崔光权

太阳升起,扛着仪器和脚手架,在各施工区域布设一个又一个的控制桩位,记录一页又一页的测量数据;

月亮升起,迎着明亮的灯光,又挑灯夜战,将白天的数据复核整理,并绘制成图。

他们就是工程测量人,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队的杨忠凯就是其中一员。

2011年参加工作的杨忠凯,在测量岗位一干就是十年,他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完成每次测量工作。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到队长助理,再到测量队负责人。十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始终用每一个准确无误的测量数据践行着一个测量人的初心和使命。

冲锋在前 责任使然

古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在工程建设中,亦有“施工未动,测量先行”的说法。杨忠凯说:“我们干测量的,总是工程第一批进点人员,熟悉摸索地形地貌、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为工程的开工建设做好准备。”

两河口水电站大坝标工程是以中国水电十二局作为责任方承建的中国藏区综合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坝体采用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95米,最大高程2875米。作为国内最高的土石坝,在世界范围内也居于前列。“对于每一个水电建设者来说,既是机遇,更是荣誉,可遇不可求!”杨忠凯自豪地说。

时值春夏,两河口的高山峻岭也重现了往日的生机勃勃。

作为项目测量队负责人,杨忠凯一大早就来到瓦支沟石料场、两河口石料场,用仪器测遍了每一个变形监测控制点,保障了控制网的精度。

“石料场山高风大,烟尘弥漫,测量人员除了要克服高山地形的影响外,还要忍受漫天风沙。”两河口水电站大坝主体填筑所需要的堆石都来自这两大石料场,每个月都需要进场一次测量收方,在持续收方的时间里,常常能够看到一个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身影,在三脚架旁测量收方,是的,那就是杨忠凯。

冲锋在前,责任使然这是杨忠凯的承诺和责任。

甘之如饴 以苦为乐

两河口水电站地处川藏腹地,在这里搞测量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站仪、GPS、三脚架、卷尺、对讲机外加一份干粮就是外出测量作业的必备物品。风里来雨里去,对于测量工作来说是常态。

测量的基础就是双脚,高原上缺氧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石料场内,山高滚石,地形复杂,测量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杨忠凯说:“在两河口,天气变化无常,早上出去的时候还是晴天,到了目的地之后可能就是一阵倾盆大雨,那时候哪还能顾得上人了,有遮雨的东西都是先给仪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酷暑一身汗,中午吃不上热午饭,这都是常事,晚上加班加点处理数据也是常事。

对于困苦,杨忠凯甘之如饴,从来没有听他抱怨过。杨忠凯的徒弟小崔说。出去外业的时候,师傅都要背着沉重的仪器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找到合适的架立仪器的区域。像这样的工作一去都是一天,最好的伙食就是自带的面包,喝着没有温度的纯净水,也能果腹。

甘之如饴,以苦为乐这是杨忠凯工作的真实写照。

刻苦钻研 虚心学习

“在学校里学的就是测量工程专业,毕业之后就选择了测量,我觉得测量挺有意思的”,杨忠凯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测量工作,一丝不苟,认真对待。

十年的测量之路,没有使杨忠凯放下学习,他深知:要当好测量工作者仅仅有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学习理论知识,把两者结合起来。

在工程建设当中,杨忠凯利用晚上时间钻研最新的测量知识,学习无人机测量的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测量业务水平。在石料场收方测量的过程中,他总是认真反复核算测量数据,然后把测量数据马上成图,看看有没有什么误差,靠着这样的敬业态度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尊重。

在他的工作理念里始终保持着钻研精神、敬业精神,经常警醒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杨忠凯是个闲不住的人,得空的时候就和监理、测量中心讨论技术问题。在这样的反复交流过程中,也加深了同监理、业主的理解,工作也比较容易开展了。

刻苦钻研,虚心学习是杨忠凯身上散发的可贵精神。

随着两河口水电站大坝的填筑越来越高,这其中就有像杨忠凯一样测量人的辛勤付出和无怨无悔。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坝将矗立在他们挥洒青春汗水的土地之上,随着大坝一起矗立的,还有测量工作者的平凡人生。

迎着朝阳,杨忠凯带上仪器,怀着满腔热忱又投身到测量工作中了。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