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欧洲负电价现象出现地较为频繁,在7月份尤为明显。欧洲电力交易中心给予负电价的定义为“负电价就是当高度不灵活的发电碰到了低需求时,电力批发市场的价格信号”。究其根源,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较大而灵活性欠佳,造成了电力供应的阶段性过剩。
回溯欧洲近些年来电力供应结构的演变,在不断释出的减碳政策鼓舞之下,市场逐步完成了竞争迭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不断提高。而电力供应结构中的症结主要在于可再生能源的灵活度欠佳,造成部分时段的电力供需难以匹配。当电力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电力价格承压下降,然而电力生产短时间难以立即停止,因此,即使上网电价无法覆盖电力生产成本,发电依然继续,生产出的电力以低价售出。
欧洲不断释出战略型指引和支持型补贴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波动大的问题也随着基数的走高而被放大,愈加容易造成电力供应的显著过剩(负电价)或者短缺(高电价)。
此外,欧洲负电价的出现另一重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低,低电价时企业鲜少采用灵活调整发电量的方法,依然会维持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政府的补贴、技术的进步等均推动了其降本增效。
行业如今步入相对成熟发展的阶段,能够深度参与供电的市场化竞争。也正是在电价市场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低边际成本优势突出。通过对比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发电的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我们发现对于传统能源发电厂而言,发电量越高即代表燃料和碳交易成本会随之上升。并且由于燃料和碳交易成本在LCOE中占比过半,发电量增加即使能够稀释固定成本,但是对总LCOE的边际降低效果较弱。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而言,反而是固定成本占据半壁江山。
因此,处于分母项的发电量越大,则越有利于稀释每单位的固定成本,即具有更显著的“低边际成本”优势。遇到电力因为供应过剩而下行的时期,可再生能源尚且能够得益于密集发电期的规模效应,产生边际上更为低廉的成本,而传统能源的单位发电成本则更为刚性,使得其竞争优势减弱,有可能出现因亏损而调减发电量的情形,从而面临市场份额被可再生能源发电所挤出的风险,直至电力供需回归平衡。
当下欧洲迫切进行的新能源转型和无法匹配的储能系统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结合每年风力和光伏发电的波动规律和欧洲电力需求“两头高,中间低”的季节性特征,夏季和冬季容易面临的供需劈叉风险难以消弭。
因此,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弹性和低边际成本的属性或将持续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欧洲电力价格的波动幅度。其中夏季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历史水平,电力供应冗余从而拖累电力价格,甚至出现负电价情形;反之,欧洲冬季更容易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例如风力发电不及预期时呈现电力紧张格局,产生电价飙涨的可能性。夏冬季节仍需将焦点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上,且关注可能传导至能源价格承压或是飙涨的风险。
来源: 国泰君安期货 作者:莫骁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