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顾军:中核集团将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09 09:24:55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未来不管是星际航行建造太空空间站,还是开发海洋资源建造海底空间站,都离不开核。”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在接受采访时勾勒描绘了中核集团从“十四五”到本世纪中叶的美好图景。

  顾军表示,“十四五”时期,中核集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工业集团,努力实现国家战略任务和核产业经济“两大跨越”,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公司治理、安全发展五大能力,确保取得30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中核集团将基本实现“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推动我国建设成核工业强国”的“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将实现世界一流。

 建设核强国,必须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记者(简称“记”):您好,顾总。请问您今年全国两会主要关注哪些内容?

  顾军:(简称“顾”):跟以往一样,今年全国两会,我主要关注涉核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核工业尽管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相比发达国家来说,特别是在当前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相关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今年主要有两个建议:一个是关于加快推进《原子能法》出台的建议。这部法律对我国核工业发展、特别核能发展以及“走出去”都至关重要。当然,这部法律涉及面非常宽,难度也非常大。

  另外一个是关于尽快制定《乏燃料管理条例》的建议。我国核工业实行核燃料闭式循环的技术路线,就需要加强乏燃料管理,推进乏燃料处理处置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因此,亟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记:记得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您表示中核集团距离营收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最终还是实现了逆势增长。请问您,中核集团后半程是如何发力的?

  顾:2020年的确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中核集团坚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严格防范风险,加强企地合作,充分发挥完整产业链优势,在压力和考验面前,产业经济实现逆势恢复、加快发展。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中核集团国内所有成员单位办公场所、所有重大工程现场均未发生疫情。尤其是武汉封城之后,中核集团自觉担当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各单位特别是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捐款捐物,全力驰援抗疫,282名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48名医务人员逆行湖北。在这期间,中核集团充分发挥核技术应用独特优势,高效率辐照灭菌极大提升了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消毒速度,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持。相关单位和个人也获得了国家和部委表彰。

  面对疫情冲击,我们党组坚定信心,坚持任务不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各单位也主动加压,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在重大工程方面,所有项目都满足进度要求或提前实现。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成功实现商运,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成功放电等等,这些项目在疫情影响下能够实现是很不容易的。在调整改革方面,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各项目标任务,更好地实现集团公司资源向主业集中,获得了国资委高度肯定。

  总之,2020年,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在全体员工努力下,中核集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经济发展取得了两位数增长,主营收入突破2000亿,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核工业产业规模并不大,但我们通过努力,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率先进入世界500强的核工业集团。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工业60多年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体现

  记:您刚才提到了华龙一号,但有媒体描述华龙一号为“万国牌”,您如何理解?

  顾:习近平总书记定位核工业为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核工业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个是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另外一个是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从战略支撑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中国核电的起步发展是建立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在短短三四十年时间,我们从零起步,充分学习借鉴国际核电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中国核电发展自主化、国产化的创新性成果华龙一号,进入了世界核电第一方阵,实现了大的跨越,说明我们核电已经达到了世界并跑的水平。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还得靠自己。华龙一号是建立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积累的基础之上,是中国核工业60多年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体现。

  记:华龙一号已经落户巴基斯坦,这是中国从核大国迈向核强国标志性的一步。中核集团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情况如何?

  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国家的倡议,也是中核集团发展的必然选择。华龙一号已经是世界核电第一方阵的技术,而且我们在工程建设、设备制造、项目管理也处在第一方阵的水平,但真正要实现中国核电“走出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核能合作不仅是技术型项目,还涉及到两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因素。

  中核集团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已成功出口了7台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和1台次临界装置。目前,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建设的两台华龙一号机组进展顺利;已经建成的巴基斯坦恰希玛4台30万机组运行状况非常好。这些都为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中核集团已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经贸关系,与他们商谈核电及铀资源、核燃料、核技术应用等核工业全产业链合作,应该说合作面非常广,未来前景非常好。

实现核工业科技体系自立自强

  记: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从第一座核电站发电到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走出去”,中国核工业人60多年来接续奋斗,持续推动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请您介绍“十三五”期间,特别是“两核”重组以来新中核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顾:“十三五”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2018年“两核”重组以后,融合非常快,迅速产生了1+1>2的效应。“十三五”期间,我国核能发展按照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压水堆方面实现了新跨越,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实现商运,我国核电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这也是全球第一个按照计划实现商运的三代核电技术。在快堆方面也取得了良好进展。在聚变堆方面,中国环流器2号M装置建成并首次放电,受控核聚变研究实现重大突破,为进一步加快聚变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另外,在核燃料方面,自主研发了CF3先进核燃料组件;后处理科研重大专项加快实施,核燃料循环后端自主能力明显提升。

  在资本运作方面,成功收购纳米比亚罗辛铀矿,为核工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加强校企合作,正式收购了清华同方,打造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推进市场化。

  在市场推广方面也进行了各种尝试。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团队承担了ITER项目核心部件安装,这是我们进入欧洲市场最大的合同承包项目。在疫情情况下没有停工,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ITER项目的高度认可。

  在探索核工业未来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星际航行,要走到太阳系边缘,靠常规动力,没有核动力,是不能实现的。

  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核工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核集团的“十四五”规划?

  顾:我们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远景目标。“十三五”期间,我们已经开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基本落地,也经过了评估,在今后工作中也将逐步体现出来。

  第一,推进自立自强的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中的一个重点是,建立自立自强的核工业科技体系,形成世界一流的核科技能力。这就要发挥中核集团全产业链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全国相关科研院所资源和能力,同时也要努力寻求国际合作。

  第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核工业触及面非常广,涉及到成千上万家企业。我们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并不是说闭关自守,而是要充分发挥国内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主动开拓国际市场,让更多的国外厂家参与我国核工业建设,也让中国的核技术造福世界。

  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这方面也会有相应的总体规划,就是要让现有人才以及国内人才更好地发挥价值,同时也要吸纳全球各方面人才。

  第四,坚持安全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要为国内相关产业提升安全水平提供支持和支撑。

  当然,“十四五”期间还有深化改革、重大项目、党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都会配套相应的规划。

 碳达峰碳中和对核能来说是一个利好

  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核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选项。您如何理解?

  顾: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中核集团党组高度重视,已经多次研究,中核集团将充分发挥我国核科技工业主体作用,积极推动核电加快发展,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战略支撑。

  我认为,这对核能来说是一个利好,但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我们不仅要研究提高核电本身的安全性,还要与整个能源结构整体配套相适应。要进一步发挥核能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的作用,不仅支撑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核工业应有的贡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曹志安:加强跨省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焦点新闻 2021-03-09

三峡集团成功发行首批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

3月3日,中国三峡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首批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10亿元,期限3年,募集资金不低于70%用于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建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国内新闻 2021-03-09

通威集团:锚定新能源 推进“碳中和”

通威集团是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并在化工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企业 2021-03-09

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动态 2021-03-09

许启金委员:科学谋划碳中和目标下电力保障方案

记者:您提出了有关碳中和的提案,这是个热点话题。您对碳中和是怎样认识的?许启金: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预计未来我国及安徽能源供给和消费将发生重要变化,对电力供应安全提出新的挑战。结合安徽省
国内新闻 2021-03-09

【两会】能源产业如何低碳转型?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致力碳中和

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作为地球村
重要新闻 2021-03-08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碳达峰、碳中和” 将推动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宏伟的计划,目标清晰,
高端对话 2021-03-08

【两会】加快推动能源转型 探索迈向碳中和之路——访第十三届全

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您看来,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专访 2021-03-08

全国政协委员武钢:为“碳中和”长跑者赋“能”

2060“碳中和”是一场比拼决心和耐力的长跑,来自各行各业的公私部门和城乡居民都是这条赛道上的长跑者。未来40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必须为数以亿计的,愿意参与碳中和的长跑者赋“能”,用清洁能源帮助他们,不
行业要闻 2021-03-08

如何解读“碳中和”概念下的投资机会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措施纷至沓来——去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实现2030年碳峰值、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同年12月,在《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宣布到203
垃圾发电 2021-03-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