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最新报告:生物质能释放巨大发展潜力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1-09-16 00:00:00

“双碳”目标下,生物质能正在释放巨大发展潜力。日前在京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简称《蓝皮书》)指出,在未来,生物质能将在各个领域为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做出巨大减排贡献。

《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生物质资源产生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总资源量年增长率预计维持在1.1%以上。预计2030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达到37.95亿吨,到2060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53.46亿吨。

生物质能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通过发电、供热、供气等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生活等多个领域。《蓝皮书》显示,在2030碳达峰背景下,生物质能利用主要在电力、供热、交通领域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能各类途径的利用,将为全社会减排温室气体超过9亿吨;碳达峰到碳中和的30年期间,电气化将占主导地位,生物质能利用主要集中在难以用电气替代的领域,如航空、生物基材料等,到206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超过20亿吨。

其中,在生物质发电方面,截止2020年底,我国已投产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2952万千瓦,年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1100亿千瓦时。尽管生物质发电成本远高于风电、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但是生物质发电输出稳定,能够参与电力调峰,如果与储热结合,更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深度调峰,未来在电力交易市场获取辅助服务、备用容量等受益的同时,能够灵活参与热力市场,提供清洁热力。

《蓝皮书》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200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3300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2.3亿吨。到206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0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6600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4.6亿吨。

在供热方面,《蓝皮书》认为,生物质能清洁供热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居民采暖等供热领域,主要供热方式有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集中供热、户用炉具供暖等。生物质清洁供热同电供热、天然气供热相比,也是目前成本最接近燃煤,居民可承受的供热方式。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逐步走低,全面电气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到来之前,在未来10年间,应大力发展生物质清洁供热,在县域替代燃煤小锅炉,发挥生物质零碳属性,在供热供暖领域做出减排贡献。

根据目前清洁供暖工作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生物质清洁取暖面积将超过10亿㎡。综合各类数据进行推算,预计2030年生物质年供热量将超过24亿吉焦,温室气体减排量超过2.4亿吨。

此外,交通领域应用中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未来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蓝皮书》预计,从目前到2030年左右,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将是公路运输重要减排方式之一,到2030年后,生物航空燃油将会在航空领域的使用占比达到30%,生物液体燃料总使用量达到7000万吨,为交通领域减排约4亿吨。

根据《蓝皮书》,“双碳”目标下,生物质能行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对于生物质能认识不到位,部门协调不够充分,发展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单靠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已不能支持生物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相关标准不健全,生物质能行业统计监测体系不完整,生物质能产品市场消纳道路未完全打通。

对此,《蓝皮书》建议,在政策层面,需要加强对生物质能绿色零碳属性认识,完善生物质能发展顶层设计,建立有机废弃物有偿处理机制,加强生物质替代燃煤锅炉支持力度,推广配额制,同时研究试点碳税征收机制;在技术层面,研究和完善生物质能行业碳减排方法学,生物质清洁供热各项标准建设,建立技术创新目录,建立生物质能产业监测体系;在市场层面,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生物质能减排量在碳市场优先交易,打破生物质能源产品消纳壁垒。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