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能源的“饭碗”,中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海外网 发布时间:2022-03-28 09:34:00

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中国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转型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施工图”。

当前,世界能源正在全面加快转型,推动能源和工业体系形成新格局,绿色低碳发展提速,能源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能源生产逐步向集中式与分散式并重转变,全球能源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极化趋势。与此同时,受全球疫情蔓延、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市场仍然不稳定、不确定。特别是近期在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的影响下,全球对石油危机再次来临的恐慌情绪蔓延。在此背景下,中国必须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与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规划》对此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

一方面,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保障安全是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长期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有效保障了中国能源安全。然而,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供应链安全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能源保供的压力持续存在,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关键攻坚期。2021年以来,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更是为能源安全发出警示。为此,《规划》统筹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把供给能力建设摆在首位。发挥好煤炭、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支撑作用的同时,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并提出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建立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等具体举措,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弹性。能源供给、资源配置、应急保障等三方面齐发力,将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另一方面,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迈向碳中和的重要窗口期,而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为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规划》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在能源消费侧,《规划》着力从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三个方面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在能源供给侧,《规划》对水、核、风、光等非化石能源发电作出统筹安排,提出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生物质发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通过做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这些指标之间衔接匹配、互为支撑,共同构成“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与转型,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不仅有利于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也将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经验和智慧。(孟庆川)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