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能源、非常规油气、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表示,“十四五”时期,亟须加快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激发能源创新发展新动能。
国家能源局、科技部近期联合印发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风能等非传统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世界多国都加快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中金公司发布的《创新:不灭的火炬》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能源制造业高效、低成本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将为推动中国完成能源转型、实现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从全球范围看,绿色低碳是能源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创新成果的应用将集中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核能安全利用、大规模储能等重点领域。世界主要国家均把能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抢占发展制高点。
“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认为,经过“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规划期,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经取得了多个“世界第一”和“国际首个”,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指标的精品能源示范工程、推广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产品,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科研力量和优势资源聚集重点能源创新领域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人坦陈,我国能源科技创新水平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引领能源革命的内在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尚存短板;能源技术装备长板优势不明显,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难以有效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针对能源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杜忠明表示,《规划》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现存的主要短板技术装备实现突破,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创新将有力支撑并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规划》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核电、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方向上也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科学引导各产学研用创新主体将科研力量和优势资源聚集到重点能源技术创新领域。
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相关研究表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构建,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也将显著提升。预计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将达到39%左右。
杜忠明说,面对新形势、新目标,《规划》在构建创新路径时,没有延续“十二五”和“十三五”的编制思路,而是充分衔接配合“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特点,打破《规划》专题研究的专业局限,聚焦亟须突破的技术创新难题,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确定了相关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任务,以专栏形式部署了相关示范工程,并制定了技术路线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方面,《规划》强调以企业为主线。“能源央企在推动我国能源科技创新方面一直发挥领军带头作用,是我国重大能源创新工程实施的主导者。”杜忠明说,《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能源领域央企作为技术装备短板攻关主力军、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作用,推动各领域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突破制约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记者 操秀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