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2023年能源经济将回归到2019年水平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3-01-29 09:10:18 作者:卢奇秀

  《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指数研究》指出,中国能源经济与宏观经济呈相似循环周期,2023年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走势向好,预计将回归到2019年水平。

  1月8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23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对外发布《后疫情时代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变化趋势》《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中国碳市场回顾与最优行业纳入顺序展望(2023)》等8份研究报告。其中,《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指数研究》指出,中国能源经济与宏观经济呈相似循环周期,2023年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走势向好,预计将回归到2019年水平。

 行业高质量转型迫在眉睫

  《后疫情时代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变化趋势》指出,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能源经济发展波动频繁,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形势严峻。同时,随着“双碳”目标日益临近,能源行业通过技术革新加速产业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转型迫在眉睫。预计2023年初,多个新能源行业可以摆脱疫情影响,重回历史高水平。其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短期内综合优势明显,可优先投资,刺激经济复苏。新能源整车与电网自控设备呈持续走高态势,具备长期投资规划的潜力。火力和水力发电等传统能源行业仍是保供主力,需激发系统调节新价值。

  具体到各地,《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 (2012-2022 年)》指出,2022年,山西、内蒙古通过增储上产、提升能源外送能力,在全国煤炭稳价保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四川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产量和占比结构,应急、调峰等系统调节能力不足;安徽、云南主要依靠电气化促进能源消费侧的节能降碳;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水平均居高位,仍需关注能源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整体来看,省际间高质量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但能源技术创新维度发展差距较大,应是扶持关注的重点。

 国际原油价格中枢回落

  2022年,各种超预期因素导致原油市场剧烈波动,国际油价上半年大幅攀升后高位震荡,下半年承压下挫。布伦特原油期货年均价格为99.04美元/桶,WTI原油期货年均价格为94.30美元/桶,较2021年分别上涨39.61%和38.53%,上升幅度显著。

  今年形势如何?《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加剧,原油需求增速进一步减缓,带动原油价格中枢回落。供应方面,OPEC+维持减产协议,美国原油增产能力有限,制裁导致俄罗斯产量下降,供应端呈收缩态势。同时,低位库存使原油供给弹性下降。2023年,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偏紧,地缘因素持续扰动,短期不确定性较大。预计布伦特、WTI原油均价将在82—92美元/桶和77—87美元/桶。


全球原油供应与需求态势图 (数据来源:OPEC)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作为大规模减排的重要技术,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又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力手段。《我国CCUS运输管网布局规划与展望》报告认为,面向碳中和的CCUS产业集群发展将依赖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二氧化碳专用运输管网及其配套基础设施。依托煤电碳源,到2050年,CCUS的二氧化碳运输需求峰值预计约为6.54亿—15.36亿吨,所需的管道总里程超过1.7万公里。但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管道运输仍在起步阶段,亟需加快CCUS管网规划布局。报告建议,尽快形成顶层设计思路,研究制定二氧化碳管道运输相关专项规划,尽早颁布运输管道选址、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指南,明确安全防护距离、风险评估准则与程序、选址标准等关键信息。同时,探索形成CCUS管网运输管理模式,建立基础设施合作共享机制。


2022年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分布情况(部分)

 “十四五”将引入碳配额拍卖机制

  全国碳市场在2022年迈入第二个履约周期,截至2022年底,碳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74亿元。然而,市场呈现明显的潮汐现象,即年初和年末交易量较高,年中表现较为低迷,且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主要分布在东北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也就是说,全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活跃度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下一步,将率先纳入水泥制造、炼钢和平板玻璃制造等行业。”《中国碳市场回顾与最优行业纳入顺序展望(2023)》报告执笔人王科指出,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从机构和人员设置、数据库建设、核算技术改进、核算方法研究等层面来保障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建立。预计今年将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全国碳市场核算、核查与监管体系。金融方面,目前,全国碳市场主要为现货交易,而各个试点碳市场除现货交易外,有更多衍生类碳金融产品。例如,上海碳市场有碳配额远期、碳基金;北京碳市场有碳配额场外掉期、碳配额质押。未来,全国碳市场将增加碳金融产品种类,以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

  “相较于欧盟碳市场,全国碳市场收益较低。”王科进一步表示, “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引入碳配额通过拍卖方式发放的机制,提升碳配额有偿分配的比例。所获收益将用于促进环境保护,低碳投资和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助力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记者 卢奇秀)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