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荡磅礴的黄河上游,耸立着两座特殊的纪念碑,距今立碑已经13年。它们分别是刘家峡水电站水电英雄纪念碑和龙羊峡水电站水电英雄纪念碑。两碑所在地皆三面环山,面朝电站库区,正面书有“水电英雄永垂不朽”八个烫金大字,后载碑文,间环松柏浮雕,整体庄严肃美。
2021年6月,中国电建正式将两座水电英雄纪念碑确定为列为第一批公司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旨在弘扬老一辈水电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鼓舞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建新功。
艰苦卓绝写就创业史诗
纪念碑为谁而立?
碑文有载:吾局始建,踏浪江河,开发能源,五十春秋。千万芝士,立愚公之志,承大禹之业,屡创辉煌,频奏凯歌。回首往昔,创业路上,烈士捐躯,英雄洒血,皓首者有之,身壮者亦众。青山埋忠骨,长空扶芳烈。英灵鹤驾,其名永垂,忠魂犹在,其功恒存!时序更替,不应有忘,故立此碑,存名于世,激励后者,永致缅怀。
与纪念碑紧密相关的刘家峡水电站和龙羊峡水电站,是中国水电发展历程中的两座丰碑。刘家峡水电站是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工程,龙羊峡水电站以当时的“三最”(大坝最高178米,库容最大247亿立方米,单机容量最大32万千瓦)称霸亚洲。他们先后而建,与黄河流域的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串连起新中国的第一条水电走廊,开辟了共和国梯级开发先河。
辉煌业绩的背后是艰苦卓绝的创业史诗,这两座水电站是第一代水电人以血汗铸就,既是艰苦奋斗红色精神的象征,更是水电建设者奋斗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走进两座纪念碑,轻抚雨打风吹过的大理石岩面,清风细语中为后来人指引出一段记忆返程的路标。
时光的钟摆拨回1956年,几万建设者为了新中国的能源建设,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大西北这片热土,拉开了共和国黄河水电开发的宏大序幕。在黄河岸边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老一辈员工携家带口、风餐露宿,战胜了气候极端恶劣、高寒缺氧、物资匮乏等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个个节点目标,用智慧、力量甚至生命为祖国水电事业和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家峡水电站修建时期,共和国还处于工业及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困难时期,没有专业的施工设备,没有丰富的经验积淀,一切近乎从零出发,外加国际动荡的政治形势,以及甘肃恶劣的自然条件,更是增大了水电站的施工难度。但水电人不屈服于现实,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在党的带领下,发扬攻坚克难、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不断砥砺前行。
山上山下红旗飘扬,镐起锨落挥汗如雨。广大水电建设者凭着那么一股劲、一股气,用架子车搬走了一个个山头,战胜了一个个困难,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安装了刘家峡水电站,开创了我国水电建设的奇迹,那条全长840多米的拦河大坝,也是一条向艰难困苦宣战的精神大坝,是一条不知屈服,不知退怯的意志大坝。“那时建设大坝的材料都是用人工、用肩挑或者推着独轮车运来的,参加建设的工人一天只管简单的三餐,几乎都是义务劳动。凭着一腔革命热情,大家以奉献为荣,不求回报,为能亲身参与到这一人间奇迹的创造中而倍感自豪。”
1955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制定了根治和开发黄河的宏伟计划,刘家峡水电站被列为规划第一期工程。根据当时“两峡同上马,重点刘家峡,盐锅峡先行,八盘峡后跟”的施工方案,1958年9月27日,隆隆炮声中,刘家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兴建。历时18年建成的刘家峡水电站,是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是我国西北地区能源的主力供给源。
点亮高原水电明珠
随着刘家峡水电站投产发电,1976年,大批水电四局人从刘家峡继续向黄河上游西进,开始建设龙羊峡水电站。尽管新中国已经建成了刘家峡水电站,但当时的电站建设机械化程度依旧不高,而龙羊峡水电站建设者面临的挑战却更为严峻。
龙羊峡地处青藏高原,“奇、幽、深、异、险、密”,水电四局人踏入龙羊峡时“路无一尺、树无一株、房无一间”,岩羊奔跑,野狼出没,黄沙漫天,氧气稀少……在那样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在这里建成“三最”水电站,就如在峭壁上作画。国际大坝专家缪勒曾断言:这是一项“挑战性工程”。
当年的建设条件有多苦呢?——初期住房压力大,大多数人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和油毡窝棚里;喝的水沉淀着泥沙,吃的蔬菜要从甘肃去拉;没有先进机械,开挖封堵都靠人工手提肩扛,从基坑到岸坡302级的台阶要靠人工一点点凿出来……大家在工地白天连着黑夜赶上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下班回到宿舍,常常累得端不起饭碗。
但没有人叫苦喊冤,更没有人逃跑掉队,所有人在困难面前,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必胜的信心。老水电人们说当时只有两个口号:“先治坡,后治窝”,“活着干,死了算”。没有奖金和物质利益的驱动,大家和在刘家峡一样保,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作为中央企业职工的荣誉感,即使是人拉肩扛,也要为国家建电站,为四化献能源!这就是那个时代,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人!
历经16年建设,龙羊峡水电站完工,它在中国水电发展历程中意义重大,它是万里黄河第一坝,以当时的“三最”开启了32万千瓦水电机组的水电时代,是中国水电奠定基业、持续发展的转折点,是中国水电先辈用青春和血肉在高原点亮的第一颗水电明珠。
赓续水电红色血脉
无论是在刘家峡还是在龙羊峡,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治黄河,就是在与天斗,与地斗,随时会有牺牲的危险,建设者们都知道深知:“我们搞水电的也像在打仗,要打仗就会有牺牲。”可是大家还是选择一往无前!
从刘家峡到龙羊峡,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牺牲的人少说有两百余人,他们中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职工,有经验丰富的老水电人,也有青春萌动刚踏入水电行业的年轻人,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是这两座水电纪念碑的真正的高度。
碑下的他们姓什名谁?
他叫伍意宗,一位从事水电站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地质工作的专家,工作中的他认真负责,不怕吃苦,常常攀登到最陡最险处工作,哪怕因为碎石爆破差点致其重伤也不曾退缩,依然不惧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在深山荒野进行地质工作,圆满完成了每一项工作,但1977年5月9日,他在调查龙羊峡南大水沟断层时,却因为风化岩石松动,不幸坠崖......
她叫弥芳玲,一个勤快伶俐的焊接工,22岁的芳华用焊枪在龙羊峡的上空焊出了无数灿烂的焊花,里面有她的梦,她的美好未来……谁知,那天缆机的吊灌挂钩脱突然落,装着混凝土砂浆的十多吨重的吊灌,不偏不倚地砸到了她的身上……一个如花的姑娘,最后留下的只有10斤血肉和一缕缕秀发。
他叫闫海,参建过的水库、电站近9座,期间曾先后荣立过大功、二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0多次身受重伤的他本可以按工伤退休,但却依然坚持在生产一线,穿着医院为他做的钢制背心,站在黄河悬崖上指挥着大型机械的运行。在龙羊峡工作时,他每天平均工作都在10小时上,带领全班职工多次破了围堰回填高产记录。1981年4月18日的下午,在龙羊峡水电站大坝左岸基础开挖施工时,闫海指挥拉运土石方的车辆时,因司机失误,血肉之躯停留在一根巨大的钢筋水泥柱上……
他叫程兆田,1987年6月,刚过完不惑之年生日的他,日夜操劳在工地,满心喜悦地准备迎接龙羊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的光辉时刻……27日那天中午,当他从工地赶回家中,准备回老家探亲的妻子拿出一件刚买的新衣服让他试穿,他却说,下午工地还有工作要忙,将穿上的新衣又急急脱下,“一号机组马上就要发电了,工地上紧张,等到发电后,我就休假,穿上新衣服,陪你一起回老家。”
可就在那天晚上,老程再也没有回到家中,再也没有穿上新衣,而是永远留在了他眷恋热爱的工地......9月29日,龙羊峡水电站首批机组发电,这个消息,他却无法亲耳听到了。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人,在历史的浪淘沙中已经无法查找名字,成了无名的英雄。但他们的同行者和后来人前赴后继,历风霜、经风雨、抛洒青春热血,最终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上。
两座纪念碑,见证了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记录了一代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时代风采,也铭刻了一个伟大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和勇气。而长眠在此、永远守护在此的水电先烈们,他们身躯与这两座水电站一样坚挺不朽!名字如黄河点亮的第一盏明灯一般光耀史册!精神像是从高原喷薄的朝阳照亮后人的行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2008年6月,两座水电英雄纪念碑揭牌落成,水电四局将其作为建设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凭吊水电先烈的制度,引导水电四局干部职工追忆他们的事迹、牢记他们的遗志、弘扬他们的精神。
2021年6月,中国电建正式将两座水电英雄纪念碑确定为列为第一批公司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此为激励,以此铭记不能忘却的纪念,相信新时代的建设者,必将能从中汲取更多力量,续写更高的新时代丰碑!
刘家峡水电英雄纪念碑
龙羊峡水电英雄纪念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