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我国雾霾日益严重,碳排放量大
煤炭是所有化石能源中含碳量最高的一种,煤炭发电引起的碳排放问题已引发人们高度重视。无论直接燃煤发电,抑或间接作为煤化工原料,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怎样降低煤炭工业的碳排放,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绝对性主导地位。但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方式还是直接燃烧,数据显示,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同时,燃煤还产生了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烟尘、粉尘、炉渣、粉煤灰等污染物,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
减少碳排放,转型新能源是未来方向。
二是新电力体制改革,能源清洁转型
改革放开了发电计划,放开了电力价格,发电企业要在市场上直面竞争。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在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电价是由政府定价水平向市场供求均衡价格水平方向趋于下降的。改革,使全社会享受了红利。不改革,仍然实行计划电量、计划价格,那是全社会对电力过度投资买单。
在电力电量平衡的时候首先平衡水电、风电、光伏和核电,然后看这些电源能否满足电力需求,差额部分再用气电、煤电进行补充,经测算,这样优先布局建设清洁能源,满足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满足改革要求。
三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煤电比重日益减少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在供应能力方面,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用电量达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电气化水平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
在电源结构方面,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约39%,提高4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
四是煤炭市场供应紧张,煤电产能过剩
伴随着去产能的大背景,煤炭产量难有增量,局部地区甚至会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目前,我国电力产能过剩,发电行业系统性风险增加。火电利用小时已从2004年的5991小时,一路下滑,2016年降至4165小时,2017、2018止跌企稳(4209、4361小时),但设备平均利用率已下降到50%左右,大量机组处于停备状态。
五是煤炭成本的上升和电价的管制,让企业普遍亏损
近两年电煤价格持续大幅攀升,累计每吨上涨80多元,加上电厂脱硫成本增加,再加上煤电电价政府、市场双管齐下,一降再降,几乎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已导致发电企业普遍出现亏损。
六是全国电力市场普遍过剩,发电量竞争加剧。
2003-2008年大干快上、规模扩张阶段。主要突出一个“快”字,表现为跑马圈地、抢占资源、规模扩张,迅速壮大发电集团。虽然解决了全社会缺电问题,也伴生了结构单一、煤电矛盾、火电亏损、负债率高企等问题。
总之,在未来我国电力结构还将不断调整,煤电比重将日益减少,最终被清洁能源所取代。如何从主要依靠传统煤电转型为依靠清洁能源发电是将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