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会党委共同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线上座谈会。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就习近平总书记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重要指示畅谈学习感想,金句频出。
教授级高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祖煜:
作为从事了半个世纪水电行业的工作者,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水电人的肯定,感到非常激动。
乌东德水电站开发过程中,建设者相继克服了大跨度、高边墙、陡倾角等各类地质难题,完成了很多科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优化体系。这个过程中,岩石力学相关理论、实践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未来中国水电站开发,面临着地质、气候条件复杂的难题,我们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要做好总结,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更好帮助后续工程建设。
教授级高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华能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
在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之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倍感自豪。乌东德区域地质背景复杂,高边坡治理、坝址选择、大型滑坡体等关键问题,是长期以来的建设挑战。广大岩石力学领域工作者精深合作,完成了地下厂房布置、枢纽布置和近岸边坡治理等工作,非常不易。
下一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和实践创新,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开发水电,造福人民。
教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全体建设者的肯定,也是对三峡集团水能开发的肯定,为中国水电站建设指明了方向。
乌东德水电站是中国向水电强国迈进的一个里程碑工程,而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模式,充分体现了三峡集团的自主创新、民族技术和中国方案。面向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条件越来越复杂,工程要求越来越高,技术难度越来越大。水电领域工作者要加强问题导向,协同推进工程建设,为世界水电工程发展添砖加瓦。
教授级高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邬爱清: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让人深感温暖,备受鼓舞。在乌东德,我们抽丝剥茧,相继解决了厂房开挖、高边坡支护等一系列难题。
在此期间,建设者与科技工作者扎在现场,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岩石力学是联系地质和水工的环节,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希望通过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我们能够总结大量的经验,让未来的建设者可以学习、推广。
教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林鹏:
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建造一批伟大的工程,我们科研工作者更应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积极投身其中。
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就是对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永攀科技新高峰”要求的最好实践。我们把导流建筑物建在较差的岩体中;充分利用围堰,一次性建成坝体;全坝应用低热混凝土,降低了温控费用。这些创新设计,都是在坚持新发展理念下进行的。我们科研队伍要找不足,做好工程总结,为做好精品工程提供科研支撑。
教授级高工、三峡集团科技信息部主任李文伟:
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是献给党99岁生日的礼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后续工程建设提出了要求,为水电站开发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所从事的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事业的重视,让我们既感到光荣,又倍感重任在肩。
回顾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过程,开篇艰难、过程艰苦,参建各方克服困难,最终高质量建成了一座国际先进的无缝拱坝。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只是阶段性成果。今后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不断创新,勇攀科技新高峰;再接再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
高级工程师、长江设计院乌东德设代处支委郝文忠:
乌东德水电站凝聚了三代长江设计人的心血,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作为一名历经十七年的参建者,我感到无比自豪,并深受鼓舞。
乌东德高边坡问题突出,坝体岩石古老,岩性复杂。面对环境艰苦、技术难度罕见的挑战,我们坚持创新,解决了工程面临的重大问题。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创新的工作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指引,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任务。为把乌东德水电站建成精品工程提供技术服务,为水电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新贡献。
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才华: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让我深受鼓舞。《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科学,促进学术传播为己任,追踪学术研究热点,聚焦重大工程需求。近年来密切关注三峡、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等国家重大工程。
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是学报立足之本。学报将结合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加强栏目策划和工程研究热点追踪。针对乌东德为代表的重大工程中涉及的重大岩石力学共性问题,尤其岩土力学实践典型案例,我们形成了地质特征、力学理论、防治技术等众多研究系列报道,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运行安全提供支持。
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陶志刚: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是数万名建设者以及科技工作者,通过一千多个埋头苦干的日夜的攻坚克难,打造出的又一国之重器。
建设期间,我们投入到高陡边坡灾害防治的科研攻关中,经历了许多探索和攻关,取得了滑坡灾害监测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回顾这一经历,我感到非常骄傲,也早已把自己当做建设者,融入到建设当中。
在此,我向坚守在乌东德水电站一线,做惊天动地事、作隐姓埋名人的建设者致敬。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徐鼎平:
在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期间,我们参与了导流洞稳定性、洞室群围岩稳定相关课题的科技攻关。建设期间,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开挖规模大、洞室群密集,很多问题无先例可循。
广大科技工作者齐心协力,扎在现场,实时跟踪现场开挖情况,保障了施工顺利进行。一系列科研成果的有效落地,离不开参建各方的大力支持。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是所有建设者的高光时刻。未来,我们将勇于探索,用奋斗书写青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