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阅读

起底中国新能源车企蝉联"全球销冠"的产业逻辑

经济参考报发布时间:2024-01-12 10:07:34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近日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该公司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过302万辆,继续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地位。

  从燃油车时代的“市场换技术”,到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突飞猛进,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车企正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与全球共享绿色发展最新成果。

  新技术“率先”上车做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数据显示,比亚迪2023年第四季度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52.64万辆,而全球另一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同期销量为48.45万辆。这是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首次在季度销量上超过特斯拉。

  从比亚迪2023年的销量结构看,与商用车相比,乘用车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销量,约301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57.5万辆,同比增长72.8%,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143.8万辆,同比增长52%。纯电动和混动车型齐头并进,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

  在车型方面,主打中端市场的“王朝”系列和主打年轻人市场的“海洋”系列是销售的主力产品。其中,“王朝”系列年销量超过149万辆,“海洋”系列年销量为138.29万辆。来自国投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比亚迪在10万元至15万元、15万元至20万元两个价格区间销量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率分别达到了11.6%和20.2%,市场地位稳固。

  当前,中国年轻人关注国货品牌,高颜值、个性化、科技感成为购车关键因素。来自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的一项调查显示,新能源汽车主要消费群体是20岁到40岁的年轻人,他们偏向于科技感强、性价比高的产品,而这恰恰是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突出优势。

  此外,比亚迪旗下腾势、方程豹和仰望等车型组成的高端产品销量也持续向好。2023年,仰望U8交付1593辆,方程豹豹5交付5086辆,多品牌战略全面落地,有望在2024年带来可观增量及利润。

  相较于比亚迪,特斯拉财报显示,2023年该公司的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8%,达到181万辆,而产量同比增长35%,达到185万辆,但这仍不足以使该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上领先于比亚迪。美国和中国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约占特斯拉销售额的五分之一。

  作为全球最主要汽车消费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大,推动中国车企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和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迎来了集体增长。公开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23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2.3万辆,销量在国内车企中仅次于比亚迪;广汽埃安2023年销量为48万辆,同比增长77%;理想汽车2023年全年共交付37.6万辆,同比大涨182.2%。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永伟表示,从全球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主导地位稳固,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发展上,有利于中国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比如,新一代的电动汽车,最新的车型基本都在中国率先推出;全球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也往往是在中国推出的产品中率先应用。这两个“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巩固前期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能力“领先”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在比亚迪总部所在地深圳,这里已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说,在硬件方面,深圳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链条闭环,覆盖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各环节;在软件方面,深圳大批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进入智能驾驶软件开发领域。

  深圳完整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只是中国汽车工业夯实基础、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的一个缩影。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大到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小到通信模块、功率芯片等车规级电子元器件,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当前,中国汽车工业与全球汽车产业正日益形成命运共同体。从曾经的“市场换技术”到中国车企“技术反向输出”,从人才匮乏到精英汇聚,中国车企和外资车企的合作已进入了新阶段。

  2023年,中国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与德国大众集团的“牵手”引发全球汽车行业关注。这次合作是跨国车企首次增资中国造车新势力,在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

  行业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是中国造车能力被国际传统头部车企认可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外车企合作的新进展。

  “直到10年前,中德合作还是德方提供技术、中方提供生产。现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快,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德合作需要找到新的契合点。”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德国籍汽车专家弗伦茨·拉普斯说。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孙超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从政府扶持进入了市场化大发展的阶段。中国不仅拥有完整的产业生态,在整车设计制造、动力电池、电驱系统、智能驾驶、关键零部件、生产装备等方面的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与世界一流国家并驾齐驱,处于世界引领地位。我国双碳战略的推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深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未来,智能电动汽车、数字化道路、清洁能源系统、云和物联网,这四个超大产业领域融合发展,将会为中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活力。

  海外市场“当先”分享绿色发展成果

  不久前,比亚迪公司宣布将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基地,预计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该生产基地计划采用全球先进的工艺设备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行业分析认为,该生产基地的建设有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匈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

  “比亚迪将加速新能源乘用车出海欧洲市场的步伐,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布局,积极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早在2012年,比亚迪在荷兰获得欧洲首个纯电动大巴招标订单,开始利用商用车产品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1年,比亚迪又以挪威为突破口,实现了乘用车出海的第一站。2023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24万辆,同比增长334%。目前,比亚迪的商用车和乘用车已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

  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比亚迪不仅租用滚装运输船用于实现汽车出口快速交付,还宣布了在泰国、巴西和匈牙利等地建厂的计划。同时,深圳市政府也在临近比亚迪生产基地的深汕合作区投建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滚装码头项目,这些举措反映了比亚迪加码出海业务的意图。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爆发式增长,上汽、红旗等传统车企乃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纷纷进军海外市场。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张永伟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出口量增长的同时,发展模式将加速由贸易向技术合作、海外投资建厂等多元化模式切换,形成“销地产+产品出口”的多元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外资在华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受益于中国制造。2023年6月,总部位于法国的世界头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集团,在深圳启用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中国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强化了我们的信心。”法雷奥中国总裁周松说。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高歌猛进还与全球气候治理息息相关。从京都议定书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到巴黎协定,世界各国在气候问题上历经了多轮磋商。可以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广新能源正日益成为全球共识,这是中国新能源车企迈向全球舞台的重要背景。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汽车行业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在汽车行业应用新能源以及进一步推广汽车的节能减排,对于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直接而有效,比亚迪将持续深耕新能源技术,致力于用科技在全球市场实现“为地球降温1℃”的环保愿景。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