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科学研究起到了什么作用?对我国来说,碳中和意味着什么?我们采访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化学与环境健康学家朱彤。请他为我们讲述碳中和如何成为中国弯道超车的机遇。下文根据专访内容整理。
大气科学的研究成果,如何助力空气污染治理?
我主要研究大气化学以及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于如何走上这条研究道路,就说来话长了。一方面,在学生期间,我本科学的是放射化学,研究生学的是环境化学,主要是研究大气里面的一些污染物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在此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大气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另一方面,1999年我回到北京大学工作时,有很多跟环境污染相关的问题,特别是科学问题需要去回答。所以我就逐步地开展各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到了今天。
大气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空气污染控制有非常多的贡献:
第一个是制定出空气污染的控制目标。我们通过研究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判断出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污染中各项指标需要控制到的水平。保证这个强度是当时的社会可以接受的。
第二个是找出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因为空气污染很复杂,来自各种各样的污染源,例如工业、城市交通、日常生活等,需要科学家来回答控制哪一个污染源最有效。
第三个是控制空气污染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很多工程技术上的创新和发明能够在未来推广和使用。
还有一个很重要是能不能预报空气污染。我们能不能知道明天、后天,甚至是明年、后年的空气污染情况。为此我们就需要知道污染形成的物理、化学过程,并将空气污染的数值模型与天气气象的数值模型结合起来。这些方面的科学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持。
在我比较熟悉的空气污染领域中,过去研究空气污染以及污染治理过程,我们都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很多学者都有过留学或者访问的经历。在这个阶段积累了很多知识和实验技能,但是针对中国空气污染的治理,我们发现国内空气污染要远远比国外复杂很多。
西方国家的空气污染经历了可能上百年时间,中国可能只有三四十年时间,其中估计也就二三十年时间是真正从科学角度去分析、研究如何治理。在这么复杂的空气污染形成过程中,中国科学家通过过去十来年大量的科研投入,基本上揭示出大气复合污染形成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研究结果,让我们空气污染治理水平在很短时间达到了欧美国家很长时间的效果。
控制空气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手段?
空气污染的治理技术有很多,它涉及方方面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燃煤发电厂现有的技术叫超低排放。具体细节我现在不是很清楚,但是它使得中国电厂排放的空气污染物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排放的水平。应该说是科技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共同努力,达到了这样一个结果。
我们比较中国的电厂排放和居民源排放,因为电厂采取了非常严格而且先进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其每吨煤的空气污染排放量要远远低于燃烧散煤的排放量。现在电厂达到的控制排放的技术水平比欧美国家还要先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例子。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技术,像柴油车、机油车尾气的控制,不光是限行,用催化剂把尾气中的污染物催化、转换成无害的气体。有很多中国自主生产专利产品,应用在空气污染控制上。
家庭空气污染排放有特定的条件,北方冬季取暖做饭大量使用散煤和生物质燃烧。我们知道散煤燃烧过程中是没有任何污染控制措施的,不像电厂有脱硫、脱硝、除尘等要求。一般粗略估算——如果燃烧一吨散煤,它可能排放的污染相当于电厂100吨的排放量。农村家里面基本上每户一年一个冬季要用三吨散煤,所以量是非常大的。
我们前几年用一个空气质量模型计算出来,京津冀冬季时,单纯是通过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自己家里烧散煤或者是生物质燃料,例如秸秆等生物质的固体燃料,对北京的空气污染贡献可能最高到40%(注:数据是指2010年的情况)。
通过科学研究给出证据,家庭空气污染排放对空气污染的贡献很大。但是怎么控制,有很多的选择,例如“煤改气”或者“煤改电”。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措施:比如清洁的炉灶,即使用煤但是燃烧得很干净;还有一些燃煤排放控制相关的技术。
对于环保和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初期可能经济发展是主要的需求,但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环境必然要成为公众需要的一个公共福利产品。我相信,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会支持对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措施;考虑经济因素时,大家可能因为个人所处的状态而态度不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目前,我们需要考虑,一些相对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如果有其他的城市来帮助它,加快其经济转型,让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更好的发展阶段,那对它来说不是一个负面的结果,而是通过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使社会经济能以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很多时候,产生环境空气污染是因为我们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质量,而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高质量的发展。所以我想这个矛盾,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是可以解决的。当然,具体的时间表以及路径,可能要根据各个省市的特点来采取。
2018年至2020年,国家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计划,对北京和天津两个大城市及其他26个城市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控制举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之前有很多企业从北京转移到河北,原本就污染比较严重,可能已经在排放上面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所以还需要通过国家有关法律制度来更加完善地执行。
碳中和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改变?
碳中和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全球性行动。在此行动中,我们的社会、经济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在能源结构上产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实现碳中和路径的分析,我们知道在未来化石燃料占的比重可能会远远小于现在的比例。在能源结构变化的同时,清洁能源产业将获得发展,它会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碳中和的出发点是为了减少人类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但是一系列的举措会使技术、经济上的各种结构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为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新兴技术带来很大的机遇;也有利于根本性改善空气污染。
我认为中国采取碳中和,将使得中国未来无论是在气候变化,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上拥有更大的潜力。因为我们拥有最新的最先进的技术,这将有助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决定不能跟在西方社会的后面跑,不能因为今天他说东我们就向东,明天说西就向西。而是我们要首先看到碳中和给一个国家各个方面(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带来的根本性改变,这种改变诠释了人类社会的未来。所以中国不能因为西方国家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发展道路、目标和速度。
我们在很多的领域,比如光伏电池、风能的技术上已经占有很高的技术储备和市场拥有量,所以我们有实力把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的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碳中和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未来在能源供给以及清洁能源技术上的优势,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