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能源> 动态

综合能源管理为环保注入新动能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3-05-09 10:17:47 作者:李丽旻

  近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联合主办的第24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春日阳光下,2400余家海内外参展企业启用了17个展馆,刷新了环博会历史上展示规模之最,释放出当前生态环保业正逐步回暖的信号。


▲清新环境工业烟气治理的项目,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运营项目。清新环境/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新环境”)作为一家以烟气治理起步的环保龙头企业,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在环博会上展示出多元发展的业务布局。多位业内专家指出,“双碳”目标下,节能、低碳已成为环保企业布局新赛道,综合能源服务也有望成为环保企业实现二次增长的新抓手。

  “双碳”目标下环保行业蓄力待发

  “当前环保行业正面临着很多新的市场机遇。首先,随着全国经济全面复苏,各省份也在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环保市场需求也将随着经济发展应运而生;其次,以气、水、固等为主的传统环保业态实际上仍有较大的提升需求,不论是烟气治理、水体净化还是废弃物的利用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环保企业在这些领域也将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告诉记者。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其林看来,“双碳”目标的提出更是为环保行业实现新一轮增长提供了新机遇。“‘双碳’时代下,能源成为广泛讨论的议题,在节能增效、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环保企业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风光发电、储能等业务将具有巨大的开拓空间。”李其林表示。

  面对全新的市场空间,在环博会上,清新环境展示了最新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案、转型成果以及科研技术,提出以“生态化、低碳化、资源化”的三大战略方向,通过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两大途径,从过程端、源头端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再生利用、综合能源服务等业务创造更多可能性。

  清新环境节能事业部总经理徐家彬指出,从传统环保业务拓展赛道的原因,不仅仅是外部压力,同样也存在环保企业的内生动力。“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企业都在寻找成本低廉、清洁低碳的用能方式,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对于环保企业来说,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收益也颇为可观,有望成为企业未来业绩的全新增长点。”

  多赛道并行,打通全链条能源管理

  面向内生动力和外部市场需求,清新环境正协同布局多条赛道,打造环保企业的发展新曲线。

  在传统烟气治理领域,清新环境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包括世界最大燃煤电厂内蒙古托克托发电有限公司在内的数十个脱硫脱硝除尘运营项目,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型烟气治理技术。

  资源再生利用板块业务,清新环境依托子公司北京清新环境资源利用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固危废综合处置及资源化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具备区域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在全国4个省市有业务布局。

  对于综合能源管理这一赛道,清新环境也正“攻城略地”。清新环境选择聚焦余热利用及综合能源服务,积极拓展低碳节能服务业务,截至目前,已开展余热利用运营项目20余个。其中,山东平阴丰源炭素余热发电及环保一体化项目正是一大亮点。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第一家煅烧炉余热发电、脱硫脱硝除尘加循环水减排及废水零排六位一体项目,可以将余热发电、烟气治理和废水减排、零排有机整合,实现最大限度资源综合化利用,实现高温烟气、蒸汽、水资源的阶梯利用,解决单一系统中存在的水资源、热能资源的浪费。余热发电供电量可满足厂内95%以上的用电负荷,脱硫、脱硝、除尘项目采用清新环境自有技术,可满足超低排放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综合能源管理板块的拓展能够有效帮助公司扩大服务半径,从最初的利用企业余热发电,逐步推动整个园区的能源管理,甚至能够扩大到城市能源服务。”徐家彬表示,“能源是输入端,环保是输出端,综合能源管理将合理发挥环保企业优势,正是将服务链条从下至上延伸,进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持续技术创新支撑二次增长

  产业升级离不开技术支撑,不断增长的研发投入、持续扩张的科研团队以及高效的科研体制为清新环境迎来二次增长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清新环境研发费用连年增长,围绕“双碳”背景,除传统烟气脱硫脱硝领域,专攻储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清新环境也加大了低温余热、工业节能领域,危固废资源化领域,工业废水零排、资源化等领域,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技术的转化。

  “一直以来清新环境都坚持科技创新。从创业之初,公司就相信只有通过高毛利的技术才能获得相应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能力,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李其林表示,“一方面,清新环境始终将科研工作分为三大阶段,从实验创新入手,推动工业化应用,最终实现产业化发展,这一科研机制确保了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科研期间强调全生命周期应用,必须面向市场,避免了闭门造车带来的困境,而是积极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难题。”

  据了解,2019年以来,通过制度建设、体系搭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清新环境逐步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数量实现翻倍增长。截至目前,清新环境已获得专利700余项,国外PCT10项,软件著作权300余项,商标有效数量100余项,参与国家、行业等标准编写60余项。

  李其林表示,未来清新环境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战略,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指导服务力度,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也将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促进清新环境知识产权事业提速增效,充分激发知识产权的创造力和驱动力,推动清新环境知识产权事业迈上新台阶。

  中国能源报 记者 李丽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