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5月26日,北京冬奥组委在首钢园办公区举行低碳管理工作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组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冬奥筹办过程中的低碳管理工作成果。
场馆建设和能源供应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碳排放控制的重点领域。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建设过程中,从夏奥场馆利用、低碳技术应用、施工用材和用水管理、加强场馆运行能耗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等多方面为实现低碳场馆目标采取了有效措施。“我们充分利用夏奥场馆办赛,创造性地实现了'水冰转换''陆冰转换',使之成为了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减少了赛事碳排放。目前,所有场馆建设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五棵松冰球训练馆等4个冰上场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洁、最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刘玉民介绍说,这不仅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且大幅降低制冷系统能耗,与传统制冷方式相比,可实现节能30%以上。“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采用超低能耗技术、建设'被动房',源头削减循环利用、能耗管控智能减排、海绵场馆节蓄并举等举措减少碳排放。”他说,北京冬奥会的全部场馆实现了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赛时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千瓦时,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评论